古诗《赠刘景文》的意思全解、翻译及注释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诗《赠刘景文》的意思全解、翻译及注释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是一个官,也是诗人的朋友。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你,指刘景文。

⑤盖:这里比喻荷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的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苏轼的《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悲秋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丰硕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以昂扬之感。因此宋人胡仔以之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两句相提并论,说是“二诗意思颇同而词殊,皆曲尽其妙”(《苕溪渔隐丛话》)。

荷与菊是历代诗家的吟咏对象,常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可是为什么此诗一开头却高度概括地描绘了荷败菊残的形象,展示了一幅深秋的画面?这全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一年之中的最好景象:橙黄橘绿之时。虽然橙和橘相提并论,但事实上市人正偏重于橘,因为“橘”象征着许多美德,故屈原写《橘颂》而颂之,主要赞其“独立不迁”、“精色内白”、“秉德无私”、“行比伯夷”。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熔写景、咏物、赞人于一炉,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赠刘景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刘景文的思念和牵挂之情。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抒发了作者对秋季收获季节的喜爱之情,借此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体现了作者广阔的胸襟。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643.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12-20 下午8:01
下一篇 2023-12-20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翻译及赏析(题破山寺后禅院翻译)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古文注释 ⑴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⑶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⑷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

  • 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10首,探寻文学中的节日情怀

    经典节日诗词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

  • 走入乡间,沉浸田园风光,唯美乡下风景的诗句推荐

    诗词中的村野景致各有不同,不知哪一首能让你觉得最美呢?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唐代:贯休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贯休是晚唐诗僧,《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这组诗是他在农村为客时的题壁之…

  • 《伐檀》原文及翻译(伐檀诗歌鉴赏)

    伐檀 诗经·国风·魏风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涩),胡取禾三百廛(缠)兮? 不狩不猎,胡瞻(粘)尔庭有县(悬)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悬)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轮兮,置之河之漘(纯)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

  • 《清平乐·村居》古诗的意思(附:注释及译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译文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