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诗意)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1179年(宋孝宗淳熙六年)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诗中描绘的是儿童舞弄冰块的游戏场景。

【字词解释】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wān)冰。

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

磬(qìng):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原文翻译】

儿童早晨起来,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用彩线穿起来当铮。

提着银锣似的冰块在树林里边敲边跑,

忽然冰锣敲碎落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实战演练】

诗人是如何从声音、颜色的角度描绘儿童玩耍场面的?

答:本诗从颜色上,写了“金”盘、“彩”丝和“银”铮;声音上,有 “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又有“玻璃碎地声”的清脆。整首诗既有美丽的画面,又有悦耳的声音,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敲冰玩耍的乐趣。

【诗词赏析】

本诗从小孩幼稚贪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诗人在捕捉瞬间场景时,没有使用直接描写,而是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zheng、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如何记忆?

诗名:稚子弄冰

幼稚的小孩子玩弄冰块。

作者:杨万里

诗词:

第一句:稚子金盆脱晓冰

早晨,幼稚的孩子,取出铜盆里的冰块。

《稚子弄冰》,第一句就写稚子。我们之前学的《小儿垂钓》中,“蓬头稚子学垂纶”。

金盆:一般人家都是铜盆。

脱晓冰:脱落,拂晓,冰块。

第二句:彩丝穿取当银钲。

用彩色丝线穿取其中,当作银色的钲。

取字无实意,相当于“着”,比如“留取丹心照汗青”、“收取关山五十州”、“劝君惜取少年时”。

钲(zhēng):一种像锣的金属打击乐器。冰块晶莹剔透,在盆里冻成了又圆又扁的形状,就像银钲一样。

金盆、银钲,彩色丝线穿在上面,分外好看。

第三句:敲成玉磬穿林响。

敲出的声音,就像玉磬一样,声响穿过树林。

磬(qìng):一种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第四句:忽作玻璃碎地声。

忽然冰块落地,发出玻璃一样满地破碎之声。

玻璃: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前两句写样貌,金盆晓冰,彩丝银钲;后两句写声响,玉磬穿林响,玻璃碎地声。稚子弄冰的景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冰”字飞花令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

离心何以赠,自有玉壶冰。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罗浮山下梅花村,玉雪为骨冰为魂。

夜来城外一尺雪,小驾炭车碾冰辙。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3711.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古典诗词鉴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05-26 下午8:01
下一篇 2023-05-26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古诗《江行无题一百首》原文及赏析(作者:钱珝)

    《江行无题一百首》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组诗作品,《全唐诗》将此诗收录于钱起名下,又录于钱珝诗。宋人考诗系迁谪途中杂咏,而钱起无谪宦事,而钱珝有自中书谪抚州的经历,认为钱珝是诗作者。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钱珝被贬为抚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的一组写景诗,主要描写长江两岸的秀丽风光,同时作者也对中晚唐时期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的损害表示深切的同情。

  • 贾岛简介及代表作品(贾岛最经典的8首诗)

    贾岛(779—843年),字阆(làng)仙,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人称“诗囚”又称“诗奴”。贾岛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与孟郊齐名,后人以“郊寒岛瘦”喻其诗之风格。 贾岛二十岁左右,甚至更早年纪就出家当了和尚。贾岛早年出家普遍认为是出于生计,因…

  • 探访西湖,赏诗行(精选有关西湖的诗句)

    说起中国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实难以避开“西湖”。可能是西湖的文章做得太多了,使得许多游客即使是初游此地,也有着旧梦重温的味道。不过,即使从未到过西湖,沉浸中国文化一久,心头也自然都会有这个湖。西湖,只是一片湖,却贮积了太多的朝代。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最后竟显得盛大而缥缈。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9句描写西湖的经典诗句,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

  • 唐朝最经典短古诗四句,传承千年的人文精华!

    绝句,每首四句,短小精悍,在唐朝比较流行。现精选唐朝最经典的10首经典短古诗四句,传承千年的人文精华!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寂的山中寂静的很啊!不见一个人,只听到细细碎碎的语声。望着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心情也格外的静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

  • 苏轼《临江仙》原文「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原文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微信公众号:烟雨客栈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