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什么?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张九龄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孟浩然的诗多风格清丽,韵律和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与盛唐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王维合称为“王孟”,孟浩然与王维不仅在诗作的风格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两人还是忘年之交,情谊深厚。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意思是什么?

今天复习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文如下: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的大意是:把船停泊在沙洲旁,沙洲及其周边烟雨弥漫。日暮时分,暮色苍茫,客居他乡的愁绪涌上心头,显得更加突兀,更加明显。原野无边无际,四野空阔,远远望去,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还低。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仿佛觉得月亮在向人亲近。

孟浩然的这首《宿建德江》,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格调清丽的写景五言绝句,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抒发了其漂泊异乡的惆怅,以及困顿的情感。他通过选取不同的景物,营造出一种忧愁清冷的氛围,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以及对前路感到茫然的困惑。全诗好景如画,寓情于景,将自己的心情与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研读这首诗,就不得不说一下孟浩然的身世和处境。孟浩然十一岁开始读书,到了四十多岁,仍一事无成,只得逃离洛阳的世俗交游,去吴越寻找好山好水,以图排遣出仕不得的失意。此时的他,孑然一身,置身于暮色笼罩的建德江畔,环顾四周,四野茫茫,天高树静,江清月明,一瞬间,千愁万绪,纷来沓至。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尽在这淡淡的几行诗文中,不断地向外涌现。

大家都知道,孟浩然是一位受到李白推崇的优秀诗人,他可以熟练地选取出能够准确代表心中所想的景物,辅以娴熟的写诗技巧,寥寥数笔,就能点染出一幅淡然隽永的图画。一句“江清月近人”,赋予明月善解人意的灵性,即使是诉说忧愁,也平添了一份淡雅。他不属于那种豪迈的盛唐诗人,他在诗文中只是纯熟自然地表现个人感受,更多的是清丽与恬淡,从而充分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格魅力。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772.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4-01-04
下一篇 2024-01-04

相关推荐

  •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翻译及赏析(中考语文试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分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作。是作者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词人即景生情,在…

  • 关于孝顺的古诗大全(关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感恩为善……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举,中郎许仲宣。 泛舟江上别,谁不仰神仙。 谁氏子 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

  • 夜的诗句古诗有哪些(关于夜的诗句大全)

    夜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0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02.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03.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温庭筠《过分水岭》 04.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白居易《梦微之》 05.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陆游《金错刀行》 06.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白居易…

  • 诗经《芣苢》原文及翻译(附:赏析)

    诗经·芣苢篇 【原文】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译文】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来采呀。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我们赶紧采起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片一片摘下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一把一把捋下来。 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提起衣襟兜起来。繁茂鲜艳的芣苢呀,掖起衣襟…

  • 勾践灭吴翻译全文,盘点《勾践灭吴》典故

    原文: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