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翻译及赏析(中考语文试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觉,

眼前万里江山。

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原文、翻译及赏析(中考语文试题)

【分析】《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是南宋词人辛弃疾词作。是作者贬官为民,闲居带湖期间投宿博山脚下一户王姓人家所作。这儿只有几间破旧的小草庵(茅房),屋后是一片竹林、环境十分荒凉冷落。词人即景生情,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了这首寄寓很深的小令。

(1)简要概括“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渲染了什么气氛。

词人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诗句的赏析。“屋上松风吹急雨,把景物人格化,风吹纸响的

情景,衬托了诗人独宿博山的孤寂与凄凉之情。

(2)下片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赏析。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这是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经历,是实写;词人突然从梦中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辽阔河山,则是虚写;虚实结合的写法,表现诗人即使年迈,也不忘收复失地、一统国家的大业。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平生塞北江南,失意归来后则已头发花白。心境如此,“秋宵梦觉”分明指出了时令。半夜醒来,残灯破窗。这一句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平生经历使他心怀祖国河山:如今苍颜白发,可心中所思所想。

【参考译文】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作品赏析】

没想到辛弃疾也有这么囧的时候,这个夜晚确实有些太不平静了。床前是饿坏了的老鼠东蹿西蹿,头上是可恶的蝙蝠随着烛灯飞舞。屋外的松林是大风大雨,风雨撕破了窗纸,发出阵阵咆哮声。在上片的短短4句中,辛弃疾一句一景,为我们描绘了自己当时所处的窘迫环境。其中最妙的是“自语”二字,人格化后的风雨到底在自言自语什么,这是词人的留白。

任谁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有些伤感,辛弃疾也不例外。于是睡不着的词人想起了自己的辛酸,为了实现心中抱负,多年来自己在塞北江南漂泊,如今已是华发苍颜。抱着单薄布被的词人从梦中醒来,眼前仍可见梦中的万里江山。在这样一个破屋里,辛弃疾却依旧豪情不减,心中放不下的仍是万里河山。这份豪情或许有些悲情,但这就是词中之龙的赤诚。

纵观这首词,上片写自己的所见所闻,下片抒情,写得一气呵成。清代文人陈廷焯对它的评价是:“短调中笔势飞舞,辟易千人”,这话说得是没错的。飞舞的笔势下藏着的是壮志未酬,落魄于山屋内辛弃疾的内心仍装着金戈铁马,这正是此词打动人心之处。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339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05-17 下午8:00
下一篇 2023-05-17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形容莲花的高雅的诗句)

    荷花是夏日里最美丽的花。顶着烈日,开得娇艳而繁盛。给炎炎的夏日带来一丝美丽的色彩。 在某一个午后,我们于阴凉处,品一杯清茶,读一卷荷花诗词,让诗意的荷花带来夏日的清凉。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朱庭玉《天净沙·秋》 …

  • 描写思乡的古诗有哪些?最好的10首思乡古诗

    钱钟书说:人生不过是 居家,出门,又回家 我们的一生 一开始为了自由而踏上旅途 快要到达终点时却害起了思乡病 想要在茫茫人世中 找到一个身心的归宿 每一个想家的人,心里都有一首诗 一、杂诗三首·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见到故人,想要回家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既然你是从家乡来的,能不能告诉我: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吗? 二、泊…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整版「朗诵稿原文」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

  • 描写月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月亮的古诗10首)

    诗词是我们最熟悉和喜爱的古代文学载体,诗词中描写得最多的元素,非明月莫属,无论是浪漫主义诗人还是现实主义诗人,不管是豪放派词人还是婉约派词人,面对同一轮明月,他们都抒发着各自不同的情感。描写月的古诗有哪些呢?下面带你了解关于月亮的简单古诗10首。 一、《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 古诗《赠刘景文》的意思全解、翻译及注释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1033~1092),字景文,祥符(今河南开封)人,他是一个官,也是诗人的朋友。 刘景文的父亲刘皴是北宋的将军,所以也养成他豪放的个性。 因此苏轼称他为“慷慨奇士”。 ②擎:举,向上托。 擎雨盖:喻指荷叶 ③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④君…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