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原文、注释及翻译(精读版)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原文、注释及翻译(精读版)

译文: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本为虚词,无特定之意,可解成自然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意思是:只看见一个虚线的牛,就是只看见怎么样去解)。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就像我们用刀割绳子一样);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因为不知道怎么砍,所以砍到骨头的时候就容易坏)。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精读版

庖丁解牛 《庄子》

①庖丁(替,给)文惠君(即梁惠王,战国时魏国国君)解牛(宰牛),手(主谓,取独)所触(接触的地方),肩之所倚,足之所履[lǚ](名作动,踩),膝之所踦[yǐ](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砉[xū]然(砉,拟声词,皮肉筋骨分离的声音)向[xiǎng](同“响”)然,(进)刀騞[huō](拟声词,插刀裂物的声音)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乎音律)。合于《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之舞,(又)中《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之(节奏)。

文惠君曰:“嘻!(好)哉!技盖[hé](同“盍”,何、怎么)至此乎?”

庖丁(放下)刀(回答)曰:“臣之所好[hào](追求)者,(天道,自然的规律)也,(超过)乎(具体的操作技术)矣。(起初)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没有不是)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完整)牛也。方今之时,臣(用)(精神)(接触)而不以目视,官知(感觉器官)止而神欲(精神活动)行。依乎天理(古,牛体的自然结构;今,自然的法则),(击)大郤[xì](同“隙”,空隙),(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大窾[kuǎn](空隙),(顺着)其固然(古:本来的结构;今:诚然),(通“肢”,指支脉)(经脉)(附在骨上的肉)綮[qìng](筋骨结合处)之未尝(宾语前置),而况(更何况)大軱[gū](大骨)乎!良庖(名作状,每年)(更换)刀,(割肉)也;族庖(一般的厨师。族,众)(名作状,每月)更刀,(断,指用刀砍断骨头)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像)(刚刚)(出)于硎[xíng](磨刀石)。(那些)节者有间[jiàn](空隙),而刀刃者无厚(没有厚度。这里形容刀口薄。厚,形作名,厚度);以无厚入有间,恢恢[huī]乎(宽绰的样子)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因此)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即使这样),每至于(到了)(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吾见其难为,怵[chù](戒惧的样子)然为戒,视(因为)止,行为(古:行动,举止。今:行,行动;为,因此)迟。动刀甚(轻),謋[huò](拟声词,迅速裂开的声音。这里形容骨与肉分开的声音)然已解,如土(散落,卸落)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chóu chú]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通“缮”,揩[kāi]拭)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养生之道)焉。”

一、题目解读

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二、走近作者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庄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仅担任过宋国地方的漆园吏,史称“漆园傲吏”,被誉为地方官吏之楷模。他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于彼,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庄子》又名《南华经》,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三、背景解读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存在了数千年的氏族国家突然瓦解,神圣的传统遭受空前的挑战,战争和苦难使人们陷入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沮丧中。这些痛苦贬损了生命的价值,而也正是这些痛苦才使庄子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进而探寻如何养生。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庄子超越了其他先秦诸子为专制政治服务的狭小天地,以他独特的视角去审视生命的价值,探寻生命存在的真谛,进而提出了养生的思想,于是有了这篇寓言。

四、文化常识

1.庖丁:名为“丁”的厨师。一说即厨师,“丁”指从事专门劳动的人。

2.《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

3.《经首》: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

4.官知:感觉器官。

5.神欲:精神活动。

6.肯:附在骨上的肉。

7.綮:筋骨结合处。

8.軱:大骨。

9.族庖:一般的厨师。

10.硎:磨刀石。

五、成语

1.庖丁解牛: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2.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形容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

3.官止神行: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4.批郤导窾:从骨头接合处批开,无骨处则就势分解。比喻善于从关键处入手,顺利解决问题。

5.技经肯綮:正好切中事物的关键。

6.切中肯綮:比喻分析问题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阐述到点子上。

7.新硎初试:像新磨的刀那样锋利,比喻刚参加工作就显露出出色的才干。

8.新发于硎:刀刚在磨刀石上磨过。形容非常锋利或初露锋芒

9.游刃有余:指肢解牛体时能对准骨节间的空隙下刀,刀刃运行于空隙之间还有回旋的余地;形容技艺熟练,做事轻松利落。

10.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11.善刀而藏: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善:拭;善刀:把刀擦干净。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474.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10-19 下午8:03
下一篇 2023-10-20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四年级必背古诗大全(附:译文)

    1、《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 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 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 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2、望庐…

  • 陆游《金错刀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统一而奋斗和歌唱。他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存诗9000多首,是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

  • 《拟行路难·其六》原文及翻译

    作品原文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dié xiè)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参考译文 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像鸟一样耷拉着翅膀,不敢飞翔! 算…

  • 关于春节的诗句古诗大全(庆祝春节的最美古诗)

    春节是中国的新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古往今来,春节诗词,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让我们一起在最美的诗词中感受最地道的年味~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除夕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 春风送来温暖,大年初一,人们喝着屠苏酒。 千家万户都被阳光照耀,大家开心地把旧的桃符摘下,…

  • 关于诗人刘禹锡的资料、代表作及文学成就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汉族,洛阳人氏(今河南省洛阳市)。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