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原文「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原文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赏析

上片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赏析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夜阑风静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的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408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3-06-15 下午8:01
下一篇 2023-06-15

相关推荐

  • 陆游《金错刀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陆游(1125一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曾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工诗文,长于史学。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统一而奋斗和歌唱。他与范成大,尤袤,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家”。其诗清新圆润,格力恢宏,有《剑南诗稿》,存诗9000多首,是古代写诗最多的诗人。 陆游《金错刀行》 黄金错刀白玉…

  • 唐朝最经典短古诗四句,传承千年的人文精华!

    绝句,每首四句,短小精悍,在唐朝比较流行。现精选唐朝最经典的10首经典短古诗四句,传承千年的人文精华!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寂的山中寂静的很啊!不见一个人,只听到细细碎碎的语声。望着太阳的一抹余晖返人深林,又照到林中的青苔上,心情也格外的静谧。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

  • 探访西湖,赏诗行(精选有关西湖的诗句)

    说起中国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实难以避开“西湖”。可能是西湖的文章做得太多了,使得许多游客即使是初游此地,也有着旧梦重温的味道。不过,即使从未到过西湖,沉浸中国文化一久,心头也自然都会有这个湖。西湖,只是一片湖,却贮积了太多的朝代。承载了太多的文化,最后竟显得盛大而缥缈。下面为大家整理了29句描写西湖的经典诗句,一起来欣赏欣赏吧。 (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

  • 韩愈最短的诗,虽然只有4句,却是千古诗篇!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在一年四季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自古以来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便比比皆是。白居易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贺知章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朱熹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小编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首诗,也是一首有关春天的千古诗篇。它便是韩愈的经典诗作《初春小雨》。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

  • 表达心情愉悦的古诗词,30句描写快乐的古诗词

    夏天的早晨,浅蓝色的天空漂浮着棉花糖般的白云,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叶子,斑驳的光落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稻花儿沾染了几分阳光。目之所及,无不澄澈而光明。 珍惜每一寸光阴,莫负好时光,早上起来适合读一读令人心情愉快的古诗词,让那些浸着温软而美好的诗词,带来一个美好的早晨。 今日,便分享一些读完便心情畅快欢喜的古诗词,一起迎接美好的夏日早晨。 1.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微信公众号:烟雨客栈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