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掩耳盗铃的寓意:故事告诉我们“做了坏事想让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自欺欺人。”

掩耳盗铃原文为盗钟,原文讲的是:

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亡齐国。其中有个人趁机溜入范家,看到了一个大钟,就打算把它乘乱偷走,本来准备背着它走,可这个钟实在是太大了,他无法背上。便打算用锤子打碎这个大钟好背走。然而,才锤了一下,大钟就“况况况”的发出响声,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声音,来抢夺这个钟,就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

掩耳盗铃的寓意是什么(掩耳盗铃的历史故事)

这个人害怕别人听到这个钟声,是没有什么问题,可也害怕自己听到这个钟声,这就很是荒缪了!偷钟怕别人听到反而捂住自己的耳朵,而钟的响声是只要你碰了它,不管你如何遮掩它都会发出声音的。

《吕氏春秋·自知》记载:“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吕氏春秋》随后评论说:“不愿让别人听见是可以理解的,不愿让自己听见就说不通了。作为国君或家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岂不和这是一样的么?厌恶别人听到其过错还说得过去。”

在中国历史中,有一位“能文能武”的皇帝,十余岁就精通武术,一生中更是作诗近4万篇。在皇帝位置第五十七年,亲自撰写成《十全武功记》,自诩“十全老人”。命人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刻碑,昭示其武功。对,他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中可以说是将掩耳盗铃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满足了他的权欲和虚荣心,却给后来的屈辱史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他一生中以探访民情、考察河工为由,不惜花费巨资六下江南,原本经过他老子雍正的努力,国富民强国库充盈,但在他挥霍下国库却变得囊中羞涩。之所以乐此不疲的六次下江南,一大半就是为了满足自己打造的“太平盛世”的那份虚荣心。好在地方官员也十分配合,懂得官场之道,“迁徙贫苦老百姓并把沿途经过的地方门面整修一遍,一路上都是国富民丰的景象。”我想除了老百姓不糊涂,皇帝和官员都在装糊涂吧。

自清兵入关,在武力和儒家教条的双重打压下,文人多数就已经闭口。但是到了任何时候都会有不怕死的文人,他们将不满写在了书中,或者是保存皇帝认为不应该保存的书籍,这一下子就惹恼了乾隆皇帝。这怎么能行,皇权容不得半点挑战,自己的过错更是不允许他人半点的质疑。

于是,乾隆帝为了打击朋党以及加强对汉人的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并借此焚书控制汉人反清思想的传播。然而,乾隆时期当时民族矛盾和斗争的情况已经逐渐缓和、并且在汉族臣民已承认清朝对全国统治的情况下,乾隆帝仍将民族矛盾和斗争的严重性夸大,并且表现得过度敏感,哪怕是一个很正常不过的诗句,都认为是在批评他。

其实在乾隆初年,乾隆帝一度下诏停止文字狱,他曾谕称“朕从不以语言文字罪人”。但是自乾隆十六年波及全国的“伪孙嘉淦疏稿”事件开始,文字狱开始重现。尤其到乾隆中后期,文字狱达到高峰,而且非常严酷。乾隆年间共发生文字狱案件一百多起,大大超过前朝。这下好了,身边以及天下的文人都是马屁精,大清国的“盛世”在他的手里达到顶峰。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遣使乔治·马戛尔尼于乾隆83岁生日时到中国寻求驻节,抵达中国后双方出现与乾隆帝会面采“单膝下跪”或“三跪九叩”的礼仪之争。乾隆帝认为马嘎尔尼不是使节而是贡臣,须行叩拜大礼。还认为英国不过是蛮夷之地,使团带来的高科技产品也比不上皇宫内的装饰品。以一副傲慢的姿态将英国使团当作小偷,赠送了大量的丝绸和茶叶给英王,并完全拒绝了英国贸易请求。殊不知封闭的大清国已经全面落后西方世界,更是远远落后于英国。

马戛尔尼在回国后向英国议会写出报告:“中国是一艘破旧的大船,150年来,它之所以没有倾覆,是因为幸运的遇见了极为谨慎的船长。一旦赶上昏庸的船长,这艘大船随时就可能沉没。中国根本就没有现代的军事工业,中国的军事实力比英国差三到四个世纪”。马戛尔尼在日记中还有以下记载:“中国工业虽有数种,远出吾欧人之上,然以全体而论,化学上及医学上之知识,实处于极幼稚之地。”

结果几十年后,英国以另一种方式打开了大清朝的国门,这可以说是“蓄谋已久”,这次英国就没有之前那样客气了,不仅要求开埠通商,还要求割地赔款。皇帝的脸面固然重要,但是经过几次海战还有陆战,清兵没有一次能够打胜,只能被迫签约。

在1843年,魏源因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而被视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当时的有识之士可不只魏源一人,有很多人也看到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但这也引起了清廷统治者的注意,此书一度成为禁书,所以此书在中国未受到广泛关注。后来流传至日本后,《海国图志》很快在日本获得官员和学者的高度重视,广大民众也迫切想阅读此书,日本文化界也先开启了刊印、翻译、补注与评论该书的风潮。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了最后的结局。

因为贸易推动了文化交流,并加快了科技发展,国家必然走向强大。这一点到了现在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拒绝贸易和文化交流,只能是掩耳盗铃似的空谈。

关于成语掩耳盗铃,你还了解哪些历史?欢迎留言。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0633.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11-15 下午8:11
下一篇 2022-11-15 下午8:13

相关推荐

  • 世界十大名著排行榜及简介,你都读过哪几部?

    《世界十大名著》指2000年,根据《纽约时报》和美国《读者文摘》组织的横跨欧、亚、美、澳、非五大洲百城十万读者的投票调查,精选出的十部经典长篇名著。这十部名著代表了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最具世界性代表的世界文学大师和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作。 这十部巨著都可称得上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如永不陨落的星星,一直悬挂在天空,照耀着亿万黎民。世界十大名著…

    2022-12-08
  • 十个中国英雄的小故事(抗日英雄感人故事)

    导语:古今中外,英雄如天上星群,多不胜数。而那些结局悲壮的英雄往往更加容易被人记住,他们的一生荡气回肠,波澜壮阔。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供大家阅读。 10个简短的英雄小故事1: 视死如归的小英雄——刘胡兰 刘胡兰生长在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在反动的封建军阀阎锡山统治的黑暗年代,恶霸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刘胡兰的心灵里从小就种下了仇…

    2022-11-13
  • 形容顺利的成语大全(象征顺利的四字词语带拼音)

    形容顺利的成语大致有: 1、逢凶化吉[féng xiōng huà jí]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二回:“豪杰交游满天下;逢凶化 吉天生成。” 释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 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2、万事亨通[wàn shì hēng tōng]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那孔方兄运出万事亨通的本领;先治…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原文、翻译及赏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上,能与唐诗宋词比肩的文学样式,元曲一定不能缺席;而元曲这一文学形式扛旗之人,当属马致远和与他一起扬名天下的元曲小令—《天净沙•秋思》。   元代散曲的兴起: 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且能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文学形式,就是元曲。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 间断的拼音怎么写,这么多年才知道正确读法!

    前几天备课的时候才发现它居然读 jiàn 我和我的室友全都震惊了 我们真的是义务教育漏网之鱼 一想到明年要去当老师我就心虚 【一定要好好备课好好备课好好备课】 延伸:间歇和间断的区别? 间歇是词语,拼音是jiàn xiē,释义为两段时间之间的间隔。例句:间歇很短,没有松一口气的时间。 而间断,汉语词汇。拼音: jiàn duàn。释义:中断而不连续。间断是意…

    2022-10-1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