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阵图》古诗的意思(八阵图杜甫古诗欣赏)

杜甫是夜空中最耀眼的诗人星光之一,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充满了现实主义的特点,因此被称为“诗史”。杜甫诗成就最高的是律诗和古体诗,如五律的《春望》《望岳》、七律的《登高》、五言古体的“三吏”和“三别”等,他写的绝句就比较少了,有记载流传下来的五绝更是一只手都数得过来,其中写给诸葛亮的便有《八阵图》《武侯庙》两首。

杜甫对诸葛亮非常推崇,一共写了20多首诗,要知道即使是给他的好基友李白,杜甫也才写了15首而已。在杜甫给诸葛亮的诗中,《八阵图》是历来评价比较高的一首,仅次于《蜀相》和《阁夜》。

《八阵图》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释义:

诸葛亮建立了盖世功勋,力压三国。他的声名从创制八阵图开始。

任凭江流的冲击,到如今那阵中的石块依然牢固不动。

最让人遗恨的是,刘备失策,想要吞并吴国。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吞并吴国是刘备的失策?

在三国鼎立时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曹丕)最强,吴国(孙权)次之,蜀国(刘备)最弱,所以为了自保,诸葛亮原计划是联吴抗魏,但因孙权暗中联合魏国杀了关羽,刘备刚打下汉中后头脑发热,便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起兵攻打孙权,想要一举拿下吴国,结果一败涂地,刘备也死于白帝城。

蜀军损失惨重,而刘禅又是一个扶不起来的阿斗,由此埋下了蜀国灭亡的祸根,最终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在第五次北伐时,突患急病,逝于五丈原。

《八阵图》古诗的意思(八阵图杜甫古诗欣赏)

赞颂诸葛亮功绩

这首诗是杜甫到夔(kuí)州时感怀诸葛亮所作,夔州正是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守之地,诸葛亮在夔州江滩修建了八阵图,作为攻吴失败的补救措施,而夔州也被刘备改名为永安县,也许他是想以此表达永享平安之意,可惜天不遂人愿,仅过了一年,刘备于永安宫病逝。

此诗首两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开门见山地对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进行了总结和概括,表达了赞颂之意。刘备本无帝王之资,正是得益于诸葛亮的济世之才,才使蜀国能够三分天下。

“八阵图”则是诸葛亮用石堆根据“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进行推演兵法、操练士卒的军事作战阵法图,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突出反映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华,正是有了八阵图,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抽象的将才形象得以具象化和有了参照物,使他的名声更加显赫。

抒发壮志未酬的遗恨

后两句“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精炼的描写出了“八阵图”历经六百年江水冲激依旧岿然不动的神奇。“八阵图”石堆建于江滩,一到夏天就会被洪水淹没冲刷,但它一直保持着当年的状态,体现了“八阵图”建造的精良,同时也隐喻诸葛亮对蜀国的忠贞和一统天下的坚定信念,如磐石般不可动摇

但即使有如此良才的辅佐,却算不过刘备走出了吞吴的错棋,最终未能完成统一大业,真的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遗恨非常。

杜甫在这里一方面为诸葛亮感到惋惜,其实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坎坷,英雄无用武之地,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结构格式的完美

杜甫在诗写作上,炼字精到、格律工整,注重声律对仗,被誉为“格律大师”,他自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说自己情性孤僻,醉心于写出好的诗句,如果达不到惊人的地步,就不罢休。他又说“晚节渐于诗律细”——到了晚年,诗的格式韵律越发精细,这些都表明了杜甫对格律和音韵美的注重,体现了他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如这一首《八阵图》即充分展现出了这方面的特点。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首联二句以对仗开篇,精巧工整,后两句“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则体现了杜甫句法气象万千的特色,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浓烈的情感在里面。正如他的另两句诗“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江南逢李龟年》),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背后的故事,才能明白诗中的真情感,也才能真正读懂杜甫。

《八阵图》在格律上也是很优秀的。总是有人说格律是今人搞出来的东西,唐人写诗都不按格律,这话后半句说对了一半,因为格律诗是在唐初才开始形成,至中唐时完善,所以部分唐人写诗确实不依格律,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啊。但在格律诗完备以后,会写格律诗成了每一个诗人必备的技能,毕竟那时的科举考试中,格律诗是必考题(以五言为主,有四韵、六韵、八韵等)。

当然即使如此,也并不是说大家就只能写格律诗,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是格律、古体两者兼备,最出名的就是李白,因为古体诗更符合他即兴成诗的需要,所以李白的古体诗非常多,成就斐然,但李白也有很多格律工整的近体诗。

(参见文章: 唐人作诗要遵守格律(平仄)吗?兼论近体诗的前世今生)

回到《八阵图》,这是一首五言绝句,由首句第二字“盖”(仄声)和尾字“国”(仄声,注:以平水韵为准),可以判断出,这是一首仄起仄收的句式,它的平仄格式是(括号中表示可平可仄):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八阵图》的平仄格式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可以看出,除了“石”字的平仄与标准格式不符外,其它均是合律的。“石不转”形成了三仄尾,但相对于格律诗中完全不能出现的三平尾,三仄尾在唐诗中相当普遍,因此有观点认为这并不是出律,是可以归入格律诗(近体诗)的——如果有三平尾,则只能划入古体诗。

所以从结构上分析,这可以算是一首比较标准的格律诗,也体现了杜甫在格律方面的造诣。

正是因为《八阵图》语言朴实而情感充溢,将怀古与述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结尾又给人余音不绝、情深意长之感,兼之格律完美,《八阵图》作为杜甫少有的五绝,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唐宋诗醇》——遂使诸葛精神,炳然千古,读之殷殷有金石声。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035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11-11 下午8:08
下一篇 2022-11-11 下午8:10

相关推荐

  • 描写热闹场面的句子片段(形容欢声笑语的场面)

    描写热闹场面的句子片段 1、宽阔的马路上,样式繁多的汽车穿梭来往,像一条彩色的河在流动。 2、你在哪里,如果有风如果有雨,如果有繁华的街道映衬晚归的孤寂,我会内疚未到的过去,也难以知会曾经颠沛流离,我在未来眺望未来,悠悠岁月,紫色的旋律仍旧未停,你,竟已是当时梦境。 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数千年历史长卷在脑海中浮现,洛阳的景观近在咫尺触手可…

    2022-10-29
  • 研究生就业找工作攻略大揭秘,校内到职场这样做才对!

    很多研究生在毕业时都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业。找工作成了他们最关心的一件事。然而,很多研究生在校内对于如何找到一份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方法,导致离开校园后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研究生需要掌握正确的就业攻略。 下面是研究生就业找工作攻略大揭秘。 一、构建个人品牌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因…

    2023-06-19
  • 风华正茂的意思和造句(风华正茂的意思是什么)

    风华正茂 [fēng huá zhèng mào] 释义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同义词 年富力强 朝气蓬勃 年轻有为 反义词 老态龙钟 年逾古稀 风烛残年 日落西山 风华正茂造句 1.你手上拿着的,是我风华正茂时的照片。 2.她唯一的念头就是趁她女儿风华正茂之时把她卖掉。 3.他在风华正…

    2022-10-26
  • 杨万里的诗有哪些(杨万里最经典的30首诗)

    杨万里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留下了大量的诗作。其中比较有名的包括《小池》、《晓行状元楼》、《临江仙·滁州送范倅》、《扬州慢》等。这些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杨万里诗歌艺术的代表作品之一。 1、《小池》 杨万里〔宋代〕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宋代〕 毕竟西湖六月中,…

  • 真实的金岳霖是个怎样的人(金岳霖先生的人格魅力)

    民国,是个具有很大争议的年代。有人认为它是最浪漫的年代,也有人觉得那是个最坏的时代,无论怎样,却不妨碍它成为一群人的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涌现出了太多的大家。提画家,民国有齐白石、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等;说文学,民国有鲁迅、林语堂、茅盾、曹禺;论才子,民国有诗人徐志摩、戴望舒、顾城;讲才女,有谢冰心、林徽因、陆小曼…… 而世人谈起民国情事,总是不免要提起林…

    2022-04-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