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首,也是欧洲四大名剧之一。

它一出世,就风靡整个英国,随后又伴随着远航的水手,传播到全世界。

数百年来,无数看戏人津津乐道于书中王位争斗的波谲云诡,以及王子复仇的慷慨悲歌。

但真正发人深省的,其实是主人公哈姆雷特一路行来的隐忍与纠结,苦痛与磨砺。

看了《哈姆雷特》才明白,原来一个男孩想要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1

熬过失去的悲凉

身为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一出生,就拥有了世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

他的父亲丹麦国王英武盖世,对妻儿关怀备至;母亲丹麦王后温柔美丽,对丈夫忠诚,对儿子慈爱。

更重要的是,当时的丹麦稳固而强大,即使是后世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此时也不过是丹麦的附庸。

在国家和父母的庇佑下,哈姆雷特可以读想读的学校,交有趣的朋友,爱喜欢的女子,过想过的生活。

原本他可以无忧无虑,在幸福中过好这一生。

可突然有一天,一切都变了。

王宫里传出噩耗,老国王在后花园中游玩时,被毒蛇咬死。

正在德国求学的哈姆雷特匆匆赶回奔丧,却惊愕地发现,叔叔克劳狄斯已经越过自己,抢先登上王位。

一向与丈夫恩爱有加的母亲,才守寡一个月,就出乎所有人意料,改嫁给了克劳狄斯。

哈姆雷特名义上依然有家,可那个家已不再是温馨的港湾,而是冰冷的囚笼。

《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母亲对他态度疏离,叔叔对他满怀猜忌,甚至不允许他回德国继续完成他的学业。

哈姆雷特在明面上依然是受人尊崇的王位继承人。

可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明白,他的地位岌岌可危,前途风雨飘摇。

但更令哈姆雷特痛心的,还是这场王权更替背后的真相。

有一天夜里,他遇见了父亲的鬼魂。

老国王说,杀死自己的并不是毒蛇,而是王叔克劳狄斯。

父亲愤怒地要求哈姆雷特,一定要杀掉叔叔,为自己复仇,为丹麦王廷拨乱反正。

哈姆雷特悲哀地发现,他不但失去了亲人的荫庇,还失去了所有天真和软弱的权利。

即使往后的日子再痛,他也要学着从一个无忧无虑的男孩,变成一个有所担当的男人。

作家白先勇说:“人生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的。”

在苦闷的生活中,一点点失去了哭笑由心的任性,渐渐学会了宠辱不惊。

在无尽的挫折里,一层层失去了少年不羁的锋芒,慢慢学会了妥协圆融。

一天天看着为自己遮风挡雨的长辈,在无情的岁月中老去;

也一步步在岁月流逝中,学会了给自己和家人撑伞。

要想承受失去的苦痛,就必须得锻造出属于自己的钢筋铁骨。

《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2

看清人心的险恶

得知父亲死亡的真相后,哈姆雷特心情悲痛,行为一度失常。

可在他处于人生最低谷时,等来的不是亲朋好友的慰问和帮助,而是这些曾经亲近信任的人,带来的冷酷背叛和残忍利用。

当时的哈姆雷特,处于叔叔克劳狄斯的严密监控中,他的情绪异常,引起了克劳狄斯的警觉。

为了查明真相,克劳狄斯先后派出了两批人试探哈姆雷特。

第一批被派出的,是哈姆雷特的少年好友,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吞。

三人当年志趣相投,一度相交甚密。但眼见哈姆雷特失势,罗森克兰兹和吉尔登斯吞立刻抛弃了友谊。

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克劳狄斯的指派,想方设法探听哈姆雷特是否有复仇的打算。

还按照克劳狄斯的安排,假装护送哈姆雷特出访英国。

但真实的目的,是将哈姆雷特送到英国国王的屠刀之下。

第二批被派去试探哈姆雷特的人,是重臣波洛尼斯的女儿奥菲利亚。

《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平心而论,奥菲利亚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她一直单纯地爱着哈姆雷特,也被哈姆雷特所爱。

可惜她的父亲波洛尼斯,是个被利欲熏心的人。

当哈姆雷特的父亲还是国王的时候,他默许和鼓励女儿与哈姆雷特相恋。

可等到克劳狄斯一上台,波洛尼斯立刻要求她与哈姆雷特保持距离。

当波洛尼斯发现,克劳狄斯需要人试探哈姆雷特时,他又毫无廉耻地让女儿去做诱饵。

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捧高踩低,是人性的现实。损人利己,是人心的常态。

你花团锦簇的时候,自然有人来锦上添花。但那一句句赞扬,其实是一刀刀捧杀。

你最弱小的时候,身畔都是财狼。越是穷困潦倒,越有人落井下石。

人情如纸,经不起试探。世事如棋,给不了期待。

唯有擦亮眼睛,以时光为筛,筛掉所有虚情假意。

留住那些难得的真心,才能伴你度过余生的悠悠岁月。

《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3

战胜自我的怯懦

虽然已经决定为父报仇,但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并不好走。

叔父克劳狄斯已经登上王位,掌握了滔天的权势。

作为一个无权无势的王子,哈姆雷特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与他对抗。

为了自保,哈姆雷特选择暂时装疯卖傻,以消除叔父的猜忌心。

另一方面,他也想进一步核实真相。毕竟,他掌握的情况都来自父亲冤魂的诉说,而没有其他佐证。

哈姆雷特刻意为叔叔排演了一场戏。戏里演的是老国王在花园中休憩,有恶人偷偷潜入,下毒暗杀国王。

台下看戏的克劳狄斯勃然变色。

而一直冷眼旁观的哈姆雷特,终于可以肯定对方就是凶手。

可作为一个前半生被保护太好的年轻人,哈姆雷特一时间很难做出杀人的决断,日日犹豫不决。

甚至有一天,他撞见克劳狄斯在独自忏悔,哈姆雷特明知道这个下手的机会千载难逢,可还是轻轻放过。

表面上,是因为他觉得,如果克劳狄斯在忏悔后死去,灵魂可以直上天堂。这结局实在是太过便宜凶手。

实际上,却是这个没经历过多少风雨的青年人,因为缺乏承受沉重命运的勇气,为自己找的借口。

哈姆雷特并不知道的是,他的异常表现,早已经引起了克劳狄斯的警惕。

这个冷血的篡位者立刻把他送往英国,打算借英王之手除掉他,以绝后患。

哈姆雷特被逼上了绝路,这才下定决心返回来刺杀克劳狄斯。

可此时的丹麦皇宫,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克劳狄斯不但安排了高超的剑手挑战哈姆雷特,还预先准备了毒酒,毒剑,要用尽手段置他于死地。

一团混乱之后,哈姆雷特终于亲手杀死了克劳狄斯,报了血海深仇。

可他深爱的母亲、恋人都因此被牵连死去,他自己也受了重伤,危在旦夕。

临死的时候,他委托侍从将复仇的真相告知世人,算是对自己,更是对父亲的告慰。

人这一生中,总会碰到一些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情。

逃不得,躲不过,无人可替,也无人可依。

你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怯懦,拼尽所有的勇气和智慧去战斗。

作家耿帅说:

我们还会一次次摔倒,只是不会在那么害怕疼痛了。站起来拍拍土,继续向前走,伤口会愈合的。

所有痛过的伤疤,会在岁月里化为鳞甲,一层层护佑住柔软。

即使周遭都是风刀霜剑,你我亦能一往无前,气吞万里。

《哈姆雷特》:一个男孩成长为一个男人,至少要经过三重磨难

从无忧无虑的王子,到手刃仇敌的勇士,哈姆雷特一路行来,经历了太多。

有迟疑,有隐忍,有悲伤,有遗憾。

好在虽然代价惨痛,他最后终于能得偿心愿。

其实这世间芸芸众生,谁又不是在红尘中苦苦挣扎的哈姆雷特。

因为一次次被苦痛催熟,才有了一步步通往圆满地成长。

能熬过失去的悲凉,才结出蜕变的坚实;能识遍人心的险恶,才磨出智慧的圆融;能战胜自我的怯懦,才炼出一颗无所畏惧的心。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只待千帆历过,自然能迎来属于自己的广阔人生。

作者:洞见·梦舒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9984.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洞见的头像洞见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11-05 下午8:09
下一篇 2022-11-07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人为什么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存在了有千年的问题。 很多人都为此思索过——乐观者找到了很多答案,严谨者决定暂不去想,豁达者认为不需要想,自信者断定自己找到了答案……但是迷茫者却找不到一种可以安抚心灵的理论,事实上关于这个问题,似乎也的确没有任何一个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答案。 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原话是“人生在世,究竟是为什么的?” 在90年前,胡适的同学朱子平问…

    2018-05-05
  • 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段艰难的逆境

    我观察了一些人的经历后,总结出两个消息,坏消息是,在大多数人的一生中,都会至少经历一段艰难的逆境,想顺风顺水地过一生概率很低,好消息是,如果逆境袭来时人没怂没放弃,咬牙硬扛过去,人就会脱胎换骨,迎来一次巨大的成长。 知乎上有个答主叫“皇城根奶爸”,说了自己多年前的一段经历,他高中时荒废学业,高考无望,父母对其极度失望,但依然拿出家里最后一点积蓄送他去英国读书…

    2023-03-22
  • 每一个故事,都该有个结局

    如果你要选择前方,那就不要再留恋过去的温暖,带上你的倔强与骄傲,就像向日葵迎着太阳,你也要迎着远方。 戏子演了一出好戏,欢声雷动。 将军沾了一身泥泞,无人问及。 你在远别的岁月中耀眼着美丽,我在小城的深巷里执起了画笔,慢慢描绘这场无人参与的结局。 我不是天生的演员,只是我身边从来不缺导演。 我听过太多故事了,有些置身事外也觉得悲哀,这些故事听完就会觉得周身都…

    2017-12-14
  • 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飘扬》(blowing in the wind)原文及翻译

    2016 年10 月13 日下午1 点,瑞典学院将2016 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75 岁的美国音乐家鲍勃·迪伦。主要获奖歌曲就是这首美国民谣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blowing in the wind》,中文译:《答案在风中飘扬》。

    2021-11-05
  • 陌生的城市,你是一腔热血孤军奋战吗?

    “你是一个人在外打拼吗?” (1) 离开大学,你有什么感受? 是捧着你的毕业证书,看着毕业照上像猴子一般的你,泣不成声道:“我终于从这所SB学校里越狱成功了。”还是抱着你的毕业照,摸着照片里笑得像朵花的同学们,抽噎道:“我一分二亩地的青春啊,我暗恋了四年的男神啊,我的呆逼舍友啊,我舍不得你们啊。” 好吧,都不是。 对于我们这种一直活在二线城市但经常隐身的弱势…

    2019-05-2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