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课文原文讲解(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课文原文讲解(守株待兔寓言故事)

注释

①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放下。

⑥〔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希望。

⑧〔为wéi〕被,表被动。

译文

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赏析

《守株待兔》仅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也常用于批判那些不知变通、死守教条的思想方法。

文言多单音节词,如“耕”是“种田”的意思,“株”是“树桩”的意思,“冀”是“希望”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有的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已经不一样了,如文中“走”是“跑”的意思,与现代的“走”的意思不同。

课文配有插图,一个农夫戴着斗竺,在一截树桩旁坐着,脸上是一副“冀复得兔”的表情,耕田用的未倒在地上。画面直观地呈现了农夫“释其耒而守株”的场景。图文对照,能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我们可以联系先已有的阅读经验,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感受人物的愚蠢可笑,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进一步认识寓言的特点。最后,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9752.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11-03 下午8:01
下一篇 2022-11-03 下午8:03

相关推荐

  • hpv自我检测方法(女性得了hpv会怎么样)

    “HPV”一般指人乳头瘤病毒,一旦感染了“HPV”后就会产生寻常疣、生殖器疣等症状。作为一种生长在生殖器、肛门上的性病,发病后会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它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那高危型和低危型分别有什么症状呢? 低风险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1、手、脚和特殊部位如脚趾甲和颈部皮肤上的一些疣。 2、外生殖器疾病的良性表现有典型表现、临床感染和潜伏感染。 如尖…

    2022-11-04
  • 电影《功夫熊猫》经典台词大全(中英对照)

    《功夫熊猫》经典台词 Enough talk! 少废话! Let’s fight! 动手吧! We should hang out. 我们该一起出去玩。 Agreed! 同意! There’s only one thing that matters. 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 Get up! 起床! You’ll be la…

    2022-12-01
  • 书荒强推!五本高质量虐文小说,又虐又好看

    1、《沉香豌》作者:步微澜 短书评:高干子弟男主,追不到贫寒家庭的女主就QJ后并包养她,渣男转性忠犬,好在后面也相爱了,从不甘不愿到两相情愿,再到误会、分开、生子、男二,最后解开误会在一起!最最重要的是两人感情过渡的很自然,一点也不生硬。 2、《有风南来》作者:常安十九画 短书评:女主从小学国画,父母离婚,妈妈带着妹妹在美国改嫁。后来女主去了美国,因为妹妹撞…

    2022-04-07
  • 奔现后男人喜欢你的表现有哪些?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些人只是过客,有些人却会在你的生活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当两个人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男人如果喜欢你,会有哪些表现呢? 首先,他会积极和你沟通。一个男人如果真心喜欢你,他会通过各种方式和你保持联系。无论是电话、短信、视频聊天,他都会乐此不疲。他希望了解你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也希望与你分享他的喜怒哀乐。他会时刻关心你…

    2023-12-06
  • 布拉格之春事件(布拉格之春是怎么回事)

    1968年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是一个很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捷克斯洛伐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让苏联很不满意。勃列日涅夫当“老子党”惯了,看到捷克斯洛伐克新上任的领导人杜布切克非同一般,不好驾驭,勃列日涅夫一直找机会踩一下杜布切克。 勃列日涅夫试图阻止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甚至插手捷克斯洛伐克事务,但杜布切克并没有丝毫妥协,也没听从勃列日涅夫的建议。于是勃列日涅夫…

    2022-05-0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