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旧事》读后感

“小时候,我住在山里。我从没向往过海洋,也从没向往过沙漠,我从没想要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因为我住在山里,就已经足够。”

《山中旧事》读后感
《山中旧事》读后感

读一本书,看到“小时候”如何如何,我会暗嘲作者语言的不讲究,词汇太水。不过,书还是要分分类的,面前有一本《山中旧事》,正文里句子打头的都是“小时候”:

“小时候,我住在山里。晚上,爷爷从矿井回家,浑身都是黑煤灰,只有嘴唇是干净的,他就用双唇亲吻我的额头。”

“小时候,我住在山里。我们甩着毛巾,走过牧场、穿过森林,来到一片又黑又满是泥沼的水潭……”

正文用五号字体,一页A4纸就打完了——它是个绘本,首版距今有三十多年了。写字的叫辛西娅·赖兰特,配画的是一位名叫黛安娜·古德的美国资深插画师,她用落叶黄给每一帧画面定下怀旧的调:煤气灯打亮的夜里的房间,茶壶、碗柜、人的头发、桌椅、地板、木桶、灌木、远处房舍的阴影,俱是深浅不一的黄,向外扩散汇入了背景里暗绿色的松林。画面上能看见细腻朦胧的笔触,每个人物,孩子、老人、邻居,都在不露齿地微笑。作者把童年描绘为安谧的山居岁月,那里所有的美丽、孤寂、欢乐和恐惧都可以用来怀念。

绘本很薄,翻到最后一页,仍旧是回忆中的图景:小女孩,落叶黄色的头发,坐在落叶黄色的两根木柱前面、落叶黄色的木阶梯上,手底搁着一本图画书:必须是书,不能是掌上电脑什么的。她身后的门廊正对着另一侧墙壁的窗户,窗里映出房后绿色的树木。结束语:“小时候,我住在山里。我从没向往过海洋,也从没向往过沙漠,我从没想要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因为我住在山里,就已经足够。”

情感之真诚,和语言的节制上,欧美绘本远胜中国本土的绘本。欧美作者都知道童年脆弱易逝,他们小心谨慎地,像保全一个鸡蛋一样保全一个梦想,让纸上的现实介入书本之外的真实,但有时,他们也会把蛋壳磕破一点,然后,此类绘本就会被誉为“适合0~99岁”。

绘本里的故事和道理都很简单,因为它对书本之外的世界和经验做了有意识的、有选择性的浪漫化。它去掉了拖泥带水、不堪入目的根部,筛选出了光亮的尖端,让孩子一口口吃下去;它强化了童年所体现的那些价值,将它们同成人认清的事实分离开来。不过,孩子什么时候会意识到,画面里满脸黑煤渣的爷爷,也许一生的愿望就是离开山区,而温暖的山间小屋里的老人,终有一天会拿不动一杯热可可?

《山中旧事》是个功能性的文本,写和画的是在阿巴拉契亚的童年,抽离了山居所有具体的背景,像照片一样,把头脑中闪光的内容刻画下来,也许读过它的人,就会把作者对那个地方的回忆当作一个普遍的东西。我小时候——这三个字绕都绕不过去——没有“绘本”可读,而成年以后,我毫无障碍地进入到别人的旅行记里,和那些描写世界上真实发生的事、真实的人心的文字之中,脚跟着陆在坚硬的地面之上。

再回看《山中旧事》,就觉得其实不需要磕破鸡蛋,书中的插画已经够忧伤了。黄色和绿色里是淡淡的怅惘的颜色,远处灰蒙蒙的效果强化了时间的距离,老人的笑,邻居的笑,弯腰吻的爷爷,被妈妈裹在大毛巾里的孩子,奶奶砍死大蛇后,四个孩子把蛇绕在脖子上站成一排合影,脸颊上飞着傻乎乎的豪迈。弟弟在深水潭里接受了洗礼,作者写道:“他的白衬衫湿了,紧紧地贴在身上,那一刻奶奶哭了。”喜悦和忧伤其实一直就混合在一起,到这里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绘本之外,今年还读了两本关于山居的书,恰好居住地点也都在美国,一本是自然文学的名著,约翰·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另一本名气略逊:伊莎贝拉·博德的《山旅书札》。缪尔记录的是1869年夏天,他在加利福尼亚州约塞米蒂山谷作自然考察的成果,在那里,与他同行的是一位能干的牧羊人迪兰尼,缪尔称他为“堂吉诃德”,因为他的侧面“锐利如刀削”,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胯下马肩上枪,赶着羊群穿溪过涧去吃牧草。

我边读边想,这位缪尔倒是真的沉浸在理想中的儿童心态里面,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视为美好天地的注脚。他总是搜索枯肠地赞叹谷地的风光旖旎壮阔(但并不务虚,因为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的创建人)。对土地的爱,在这本书中渗透到了每一个字里,比如在林间露宿,树枝是“细致馥郁、宛如丝绒”的,小溪“如瀑布般轻吟悦耳的催眠曲”,清凉的溪水往峡谷里去,“兴高采烈地往前冲”,在夜深时,它又“像是一道黑暗中的白彩”,即使河边的小鸟都自由自在,欢快极了。

苏珊·桑塔格有一篇访谈,内中几句话触动了我:“我们脑中都有一种关于成人和儿童的观念。”儿童应被局限在一个范围里,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里所说,隔绝在被成人自由掌握的秘密知识之外,但桑塔格说,这种区分也许只是人为的,“对于哪些事是孩子该做的,哪些事是成人该做的,我们不该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童年就该有一些让成人幻想的特质:儿童应该开放、天真、脆弱、对任何事物都敏感……这些都是可贵的价值,既如此,绘本是不是应该打开一个出口,让儿童可以惊醒和释放他们的脆弱呢?

但这件事早晚都要发生,绘本也不是什么万能的缓冲或保护装置,依然是桑塔格说过的:上了一点年纪后,你就会觉得周围的人都过得惨兮兮的了。

缪尔出身显达,大半生名望很高,是19世纪一个惯于洋洋自得的美国人,而《山旅书札》写的旅行,比缪尔的约塞米蒂之行要晚十四年,地点则是科罗拉多州境内的落基山脉。伊莎贝拉·博德是个42岁的英国女子,旅居人迹罕至的埃斯特斯公园,时间也差不多是三个月。女性的笔法与男性相比,细腻程度犹有过之。博德虽是英人,却担忧美国西部山区人心的败落。她看到了“绝迹的童年”:“我从没见过一个真正的儿童,他们都只是小大人,有着贪婪自私的恶习,十岁就完全脱离父母独立。他们成长的环境教会他们的是贪婪、邪恶,以及不敬的行为。这样的结果,导致任何甜美的事物在这里都像是沙漠中的花朵……”

链接:https://www.yyinn.net/300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4)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19-09-03 下午9:55
下一篇 2019-09-09 下午5:31

相关推荐

  • 《再见了晚星》原文(令人肃然起敬的爱情)

    《漠河舞厅》这首歌在被人们逐渐熟知前,演唱者柳爽以张德全老人角度写了一篇《再见了晚星》。全文以张德全老人的口吻写给已故妻子,故事讲述了1987年举国震惊的“五·六”漠河特大火灾中,他的爱妻不幸丧生火海,此后30余年,他带着对亡妻的思恋,孤身一人,终身未娶。感人的故事,动人的旋律,致敬真挚忠诚的爱情。

    2021-11-03
  • 图片故事:每个宿舍都有一个这样的人

    如图,你上了学校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原来有很多不那么为别人着想的人,而你从小被教育得来的素质,却不允许你以同样的“吵闹”回应别人。 客栈笔记:每个宿舍里都会有这样的人,有的不顾及他人、有的又生怕打扰别人。从价值观的方面去考虑,后者的行为毋庸置疑这是对的,但也不能盲目的这样想,否则就会很容易陷入另一个极端,那就是习惯性的讨好别人,妥协于人,最终却委屈了自己…

    2020-03-27 图片
  • 如果不做现在的职业

    那天在一个老师的微博里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不做现在的职业,你最想做的是什么?留言多种多样,当房东、富二代、开一家奶茶店、开一家书店、瑜伽老师、种田、民宿老板、歌手、花匠、建筑师、还有吃饭睡觉打豆豆等等。 (1) 每天忙着带娃、看书、找工作,似乎已经好久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了,如若说恋爱像一幅悠闲肆意的水墨画,则生活更像一卷浓墨重彩的水彩画。至今唯一清晰深…

    2019-12-20
  • 不到500块,我把自己嫁了出去

    城中村里多的是我们这样的年轻情侣,将疲惫的肉身和灵魂安置在20平米左右的空间,为未来省吃俭用,积攒筹码。

    2019-10-23
  • 七夕的故事由来(七夕节的传说故事)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七、星期、兰夜、女儿节或七姐诞等。因为南北文化不同,所以叫法也存在差异,七夕最早发源于中国,是汉族人的传统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我们一直知道七夕节关于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但这并不是节日的真正起因,七夕节的兴起是因为古人对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东汉时有流传:“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由…

    2018-08-1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shopee入驻流水的头像
    shopee入驻流水 2021-08-02 上午12:23

    多谢好文章,多些这种文章真不错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微信公众号:烟雨客栈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