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主要内容梗概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着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主要内容梗概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 安利柯——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纪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
  • 卡隆——安利柯的同学、好友。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
  • 代洛西——品学兼优,担任级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 泼来可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
  • 可莱谛——柴店主人的儿子,很小便为父母家务。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他性格活泼,很懂礼貌。
  • 克洛西——卖菜人的儿子,略有残疾,父亲曾坐过监牢。
  •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
  • 勿兰谛——调皮鬼,喜欢嘲弄人,欺负弱小,捣乱,偷窃,有许多恶习。他不爱学习,屡教不改后被学校斥退,还被送进感化院。
  • 华梯尼——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好嫉妒。
  • 诺瑟斯——富家子弟,十分傲慢,从不团结同学,还常常嘲讽人。

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的书籍,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客栈笔记:

这是一部献给九岁到十三岁小学生的书,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撰写的,内容新颖,情节感人至深.凡是读过这部书的人,都将无法抗拒它的魅力,是无可争议的”爱”的典范.它所激荡的情节无不使人流下动情的泪水。

此书充满了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和十九世纪意大利引人入胜的习俗风尚,描写了发生在学校、班级和家里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父母对儿女的一片挚爱之心和殷殷期盼,师生、朋友、同学之间的爱和友谊,对祖国的神圣的爱无不溢流与纸上,动人心魂,其中的”每月故事”在意大利和许多国家早已家喻户晓,成了教育和鼓励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的名篇佳作。

此书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孩子的眼光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更贴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更能被孩子们接受,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者一生必读的教育经典,学习范本。

作品带有明显的引导性,它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关注、欣赏、品位、思考,引导他们用爱心与读者对话。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2430.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3-04-10 下午8:01
下一篇 2023-04-12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哪里(青出于蓝的意思解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说》,这其中的青说的就是“蓝”,古人称蓝色作“青”而“蓝”就是蓼蓝,被略称为蓝或靛青。 蓼蓝是蓼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于染色,蓝染也自此得名。近代被广为传播的“Japan Blue”因色彩深邃且艳丽唯世界所熟知。 蓼蓝大约在6世纪时从中国远渡扶桑,因经蓝染后的布料不易退色,被用于染料广泛栽植,特别是在德岛县的阿波地区相…

    2022-10-07
  • 人名翻译规则:中外人名翻译办法及注意事项

    导语: 直到昨天,因为迪斯尼真人版《花木兰》发布的预告片瞬间登上热搜,吐槽者众多,小编才发现“花木兰”的英文译名为“Fa Mulan”(也许翻译这个译文的译员是个福建人吧?),中外人名翻译再次引起人们关注。 以下内容转自李彩霞——科学网博客 李彩霞:厦门大学英文硕士、现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转载须作者授权 一、外国人名翻译的原则 外国人名翻译问题…

    2022-10-28
  • 内眼角有痣是不是不好(眼角有痣代表什么)

    摘要:本文通过对内眼角有痣的相关研究、专家意见以及实证数据的整合分析,探讨了内眼角有痣是否不好的问题,以及眼角有痣可能代表的意义。根据现有的科学研究和医学观点,内眼角有痣并不一定是不好的,其具体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个人情况具体分析。 1. 引言 痣是人体皮肤上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通常呈现为颜色较深的斑点或小凸起。而眼角作为面部五官的重要部位之一,其出现痣…

    2023-07-12
  • 心理学:从挤牙膏看性格,挤牙膏从中间挤的人性格

    你是怎么挤牙膏的呢? 心理测验又来了!根据国外网站 shinri 报导,每个人挤牙膏前,一定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习惯,那么以上 5 种挤牙膏的方式,你是哪种呢?答案将看出你心中隐藏已久的真实性格! 方式一:从下方滚动并挤出 方式二:从中间挤出来 方式三:从顶部挤出 方式四:挤出后清理 方式五:随意挤或看心情挤 你是怎么挤牙膏的呢? 选择方式一 您是一位完美主义者…

    2022-11-21
  • 网吧用“蛤蟆”“天鹅”区分男女厕,你能接受这种网吧文化吗?

    最近有一则新闻刷爆了网络:某家网吧将男厕所称为“蛤蟆”,女厕所称为“天鹅”。这种“硬核”的区分方式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有人支持这种区分方式,认为这是方便管理和维护卫生;也有人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意见,认为这太过歧视和不尊重男性。那么,你能接受这种网吧文化吗?下面,本文将探讨这一话题。 一、“蛤蟆”“天鹅”区分男女? 5月18日,贵州贵阳,有网友称,贵阳市…

    2023-05-2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