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苔》赏析(苔袁枚表达了什么)

《苔》

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赏析(苔袁枚表达了什么)

这首诗是袁枚为祝贺恩师尹继善七十大寿所作。是一首托物言志,借苔来说理的诗。苔是较低级的植物,生长在潮湿阴暗的地方,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作为现代人,需要了解的是:所有的苔癣植物都不会开花。诗中说苔花,应是指孢子体,但这不影响我们学习欣赏。袁枚一共有两首《苔》,另一首是:

各有心情在,

随渠爱暖凉,

青苔问红叶,

何物是夕阳。

在这里,我们赏析第一首。

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苔》

“白日”不是指白天,是指太阳、太阳光的意思。首句的意思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点出了生存环境的不好,是没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诗人用了白话的语言,可以说是直截了当写出了环境恶劣。

袁枚《苔》赏析(苔袁枚表达了什么)

就是在这样的境地,苔毫不在意,依然自顾自地散发出青春的活力,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第二句用“恰”和“自来”表现了苔的旺盛生命力,和顽强生存的精神。这是诗人对恶劣环境下的小小而坚强生命的赞美。

第三句,说苔的花儿像米粒一般小小的,是微不足道的。这一句是为后面做准备,是先抑后扬的开始。

最后一句将低微的苔和国色天香的牡丹来相提并论,牡丹雍容华贵,自古以来得人宠爱。而苔在无人问津的低劣环境里,积极向上,奋力开花。这里用一个“也”字表达出了苔不自卑不放弃,在生命的本质上,与富贵的牡丹具有同等的权利。

没有好的条件也努力展现一片绿色,证明生命的意义,即使开的花朵如米粒般大小,也在认真履行大地赋予的使命,尽心尽力,充满了青春的光彩。

诗人观察苔藓并使其人格化,简朴平淡的语言铺展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1704.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古典诗词鉴赏的头像古典诗词鉴赏订阅会员
上一篇 2022-12-07 下午8:05
下一篇 2022-12-07 下午8:06

相关推荐

  • 客厅地砖选什么颜色好?耐脏又耐看的地砖排行榜!

    客厅的地砖在装修的时候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颜色呢?常见的地砖颜色大概有白色、灰色、棕色等等,不过常见的客厅地砖还是白色比较常见。 那么您知道客厅地砖在选择色彩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方面?哪种颜色的客厅地砖既好看又耐脏呢?下面请看蜜罐蚁小编整理一篇几种常见的客厅地砖颜色对比。 白色客厅地砖 白色客厅地砖 白色是一种永恒的主色调,几乎每个家庭在装修设计的时候不管是客厅地…

    2023-07-05
  • 深刻理解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取得进展,彰显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承载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着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和世界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

    2022-09-16
  • 上官婉儿墓志铭碑文(青石质,正方形,总共982字)

    上官婉儿这位生活在1300多年前武则天时期的“巾帼宰相”,美貌与智慧兼备,生前显赫却不得善终,一生萦绕诸多传奇。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上官婉儿墓志铭,在历史考古学界吸引无数眼球,学者们盯着那982个字反复琢磨,从中窥见了一个史书里没有的上官婉儿。 此为唐上官婉儿的墓志铭,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

    2022-04-19
  • 形容夕阳的唯美诗句(日落美景的诗词)

    夕阳美如画,清风醉晚霞,温婉拥雅韵,墨色度芳华。海天一色间,暮色浴群山,苍茫雾轻拂,碧蓝接天映。疏林斜晖,残照当楼,如血的残阳伴随着古人们走过了数千年,也在他们的诗词中流传了数千年。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李商隐在这首诗中极力赞叹乐游原晚景之美,却隐含了深深的哀伤和慨叹,家国之…

    2022-06-21
  • 标准《弟子规》朗诵全文(弟子规完整版全文解释)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约作于康熙年间 ;后经贾存仁(一说贾有仁)修订改编,命名为《弟子规》 。清朝时,《弟子规》被朝廷高度重视,被定为幼学必读教材,并被誉为“开蒙养正最上乘”的读物.读弟子规就是一种能让现代人静心的方法。读诵过程中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这个过程让精神回归自我,不要向外驰骋,其本身就是练习内心的宁静。这个假期,自己…

    2022-09-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