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唐·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一首劝勉诗,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两意,入山复出,不甘久隐。
全诗用语浅淡,近乎口语,或暗用典,或明用典,或正劝,或反讽,喻之以理,晓之以情,在看似平淡的外表下蕴涵着浓郁的朋友情谊,含意颇为深远。
17
《左掖梨花》
唐·丘为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微风过处,那若有若无的清新花气,蓦地飘进衣襟,仿佛花香亦有情。
梨花这样的芬芳多情,因此作者要寄语春风,莫让梨花自开自落、悄无声息,暗示自己不甘冷落,希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提拔,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18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写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寒气凛凛的疆场,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19
《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20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之处,遂写下此诗。
全诗语言朴素,写得非常平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21
《柳桥晚眺》
宋·陆游
小浦闻鱼跃,横林待鹤归。
闲云不成雨,故傍碧山飞。
此诗是诗人晚年在山阴家居时作,写景物“闻鱼跃”、“待鹤归”、“闲云”等,抒发了赋闲不用、壮志未酬的淡淡哀思。
整首诗是黄昏的景象。小浦,横林,闲云,三个景象依次渐行渐远,都是眺的结果。语有寄托,不得滋润苍生,只好如闲云野鹤。
22
《芗林五十咏·竹斋》
宋·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不有月传神。
这是一首咏竹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冰雪玉竹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同时象征高尚的人格,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古人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也许我们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但总归该有点追求。
毕竟人生于世,总是要有所坚持,有所担当。
- 离别,是灵魂的释然,是生命中最美好的凝望。
23
《送灵澈上人》
唐·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24
《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王之涣与友人在长安城外离别时,正好是杨柳生长的春季,于是王之涣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送别》。
这首诗短小精悍,言浅意深,依依惜别之意,跃然纸上。纵观全诗,字字未提送别却字字点题,其中的描写言简意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5
《送郭司仓》
唐·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春季的淮河潮水会夜夜高涨,诗人用潮水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心,形象、具体地刻画出了那看不见的心绪,诗人的思念一下子变生动了。
有人说: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是否真的如此呢?我不敢确定。
只愿那些久未重逢的人们,一切安好!
- 思念,是灵魂的呼唤,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想象。
26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一首诗中展现了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身边之景,也看到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相连在一起。
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相思却近在咫尺。
27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情,用心去提炼生活中的诗意,用诗歌去反映人性中的春晖,这正是此诗令读者动情之处。
我们可以想象,两人痛快畅饮,也许屋外正下着鹅毛大雪,但屋内却是温暖、明亮,是多么温馨惬意,令人身心俱醉。
28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洋溢着少年的热情,青春的气息,满腹情思始终未曾直接表白,句句不离红豆,而又“超以象外,得其圜中”,把相思之情表达得入木三分。
它“一气呵成,亦须一气读下”,极为明快,却又委婉含蓄。
29
《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明明是思念,是爱一个人,却用了一个“恨”,所谓恨,是爱之极也。明明思念的对象已经呼之欲出了,却就不知恨谁。
这首诗写的就是一个意境,一个孤独的女子的思念之情。这样一个很平凡的情景,作者捕捉到了几个点,由这几个点勾出一幅简单的画面,同时又留下无限的遐想。
30
《江上》
宋·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情景交融,寄寓深沉,表达出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有人说:思念这种东西,捂住嘴巴,它还会从眼睛里逃出来。
是啊,思念,是最不受控制的情绪。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毕竟只是一种美好的说辞。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911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