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祖坛经》原文及注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付嘱品  第十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

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走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法相语言十二对:

语与法对,有与无对,
有色与无色对,
有相与无相对,
有漏与无漏对,
色与空对,动与静对,
清与浊对,凡与圣对,
僧与俗对,老与少对,
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自性起用十九对:
长与短对,邪与正对,
痴与慧对,愚与智对,
乱与定对,慈与毒对,
戒与非对,直与曲对,
实与虚对,险与平对,
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
悲与害对,喜与嗔对,
舍与悭对,进与退对,

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

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离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

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可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
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是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
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钞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

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

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

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

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

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波鞠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第十一、富那夜奢尊者,第十二、马鸣大士,第十三、迦毗摩罗尊者,第十四、龙树大士,第十五、迦那提婆尊者,第十六、罗睺罗多尊者,第十七、僧伽难提尊者,第十八、伽耶舍多尊者,第十九、鸠摩罗多尊者,第二十、阇耶多尊者,第二十一、婆修盘头尊者,第二十二、摩拏罗尊者,第二十三、鹤勒那尊者,第二十四、师子尊者,第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第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第二十七、般若多罗尊者,第二十八、菩提达摩尊者,第二十九、慧可大师,第三十、僧璨大师,第三十一、道信大师,第三十二、弘忍大师,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流传,毋令乖误。众人信受,个别而退。

又问:后莫有难否?

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

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化,建交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

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

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
邪见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时魔在舍,
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
即是魔王来住舍,
正见自除三毒心,
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
三身本来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见,
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
净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
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
除淫即是净性身,
性中各自离五欲,
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
忽悟自性见世尊,
若欲修行觅作佛,
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
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见自性外觅佛,
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
救度世人须自修,
报汝当来学道者,

不作此见大悠悠。

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

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
寂寂断见闻,

荡荡心无著。

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537.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31)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15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9-15 下午10:00

相关推荐

  • 形容花漂亮唯美的诗句(对鲜花的赞美的优美句子)

    一季花开,犹如人的生命,萌发、生长、怒放,又如红尘一梦中,人与人的相逢。 只闻花香,不争朝夕,让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这,是不是你一直想要的生活? 最近,13岁少女行飞花令,以一敌百的视频在网络掀起一阵热潮。 花开花谢,不知过了多少岁月。这“百花大战”,是不是惊艳到了你?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韩翃《寒食》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 石榴石的功效与作用(石榴石佩戴注意事项)

    石榴石是一种宝石,石榴石晶体与石榴籽的形状、色彩十分相似,故名“石榴石”。多见的石榴石为暗赤色,细分为玫赤色、玫紫红、酒赤色。我国珠宝界,石榴石的工艺名“紫牙乌”。石榴石一向是信仰、坚贞、淳朴的代名词,成为很多男女之间传递爱情的信物。   石榴石的生理作用: 1、美容的功效有助于改善血液方面的毛病,促进循环、增进活力,进而可以取到美容养颜的功效,是…

    2022-07-11
  • 床的正确摆法朝向风水,千万不可头朝北脚朝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被认为是影响个人运势和幸福的一种重要方法。床的正确摆放也被视为影响风水的一个重要元素,很多人都认为不同的床位摆放方式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人们往往会特别注意床头朝向问题,因为床头的朝向关系到身体在夜间休息中的血流和神经的变化。但是,真的存在“千万不可头朝北脚朝南”的说法吗?下面让我们来探究一下。 先说一下传言:根据古老的…

    2023-05-31
  • 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熟能生巧的典故出处)

    中华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在生活中,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典故。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成语故事】 “熟能生巧”这个典故来源于北宋欧阳修的《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讲述的是陈康肃与卖油翁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

  • 《夜色撩人》:比夜色更阴暗的,是人性里潜藏的刻薄

    (文/亦浓) 改编自须一瓜的《淡绿色的月亮》的电影 《夜色撩人》,夏刚导演、由余男与王千源主演。 性感女神余男将片中芥子纠结、迷惘的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咬嘴唇、无奈的笑、涩然的笑,瞪着眼睛看着谢高的无助…… 王千源则将民警谢高看似漫不经心的外表隐藏的内心深处的难以自拔的痛苦刻画的淋漓尽致。 影后影帝的无缝配合相得益彰,将发人深思的剧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不易通过…

    2023-11-0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