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老王 》原文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杨绛《老王 》原文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

“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老王帮我把默存扶下车,却坚决不肯拿钱。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他并没有力气运送什么货物。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送。老王欣然在三轮平板的周围装上半寸高的边缘,好像有了这半寸边缘,乘客就围住了不会掉落。我问老王凭这位主顾,是否能维持生活,他说可以凑合。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杨绛《老王 》原文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文:杨绛

客栈笔记: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杨季康, 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锺书夫人。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杨绛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杨绛逝世,享年105岁。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639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4)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06-13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6-13 下午10:00

相关推荐

  • 你在医院遇到过哪些哭笑不得的事情?

    之前遇到两次,手术回到病房被家属围住,质问我为什么要放弃他家人?! 我一脸茫然……不就做个关节镜么,手术挺顺利啊~搞不清楚,回他们,病人做噩梦了吧大概。家属们怀疑的点点头离开了。 一直也没当回事,直到有一次…… 我们不是骨科吗,经常做下肢的手术。为了减少手术中出血,我们会在他们大腿根绑一个充气止血带,就像血压仪的袖带一样,一充气加压,患者下肢的血管就暂时压闭…

    2022-05-10
  • 10个虐心小故事短篇精选(那些催泪男女情感故事)

    虐心小故事短篇 催泪! 1. 他对她一见钟情,认识第二天便求婚,但一次车祸后丈夫失忆了,妻子照顾失忆的丈夫,他说∶谢谢您对我这么亲切。第二天,妻子推丈夫去散步,他突然让等一下,妻子愕然。丈夫不好意思地说∶那个虽然我们昨天才见面,但请你和请和我一起生活吧。 2. 凌晨,咖啡店打烊了,店内还有一女孩逗留,目不转睛地凝望着街对面修车店里一帅气男孩,他一边抽烟,一边…

    2022-09-28
  • 关于三毛的故事(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1《梦里花落知多少》 还记得初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是在小学毕业的那个暑假 那时候只是内心无限向往 因为不懂爱情 不懂人们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他们多么的希望 细水常流 天长地久 只是而今再读 却每每总是泪水盈眶 这样的爱情只是让世人为它落泪心酸 荷西永远的离开了三毛 离开了这个他最爱的人 只是现在三毛也早已经离开了我们 永远的离开了 还记得三毛在荷西的坟…

    2023-01-04
  • 我始终相信,不爱你的人是不会顾及你的感受的

    我始终相信,不爱你的人是不会顾及你的感受的,就算再难过再伤心,在她那一点感觉也没有。 不要再去联系那个不属于你的人了,你要记住你可以偷偷难过,也可以情绪崩溃,但不可以拿起手机发不该发的信息。实在熬不住就去喝点,别再去打扰那个不属于你的人了。 希望你不再纠结那些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的陈旧破事上,更不要内耗,把时间精力专注自己的目标上面,目标是太阳话,不必留意萤…

    2022-09-22
  • 愿你能远离消耗你的人,把时间和爱留给自己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你最怕接谁的电话?为什么?” 底下的回答,五花八门。 有人怕接老板电话,因为老板总让他加班。 有人怕接孩子老师的电话,那意味着孩子在学校犯错误了。 有人怕接父母电话,可能谁又身体不好,生病住院了。 其中有一个人的回答点赞最高,他说:“我讨厌平时对你不闻不问,一有事就找你帮忙的人”。 一语戳中无数人的心。 如果你身边也有这样的人,能远…

    2022-11-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