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亲:守着病妻,不离不弃,一个人扛下所有

中国式父亲内敛、沉默,有多苦都不会与家人多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们谋生的艰难、压力、心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放在心里,很少告诉家人,这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所决定的。

大概五年前,偶然间,我看到一个微博用户。和别人不同,他从不转发,不发照片视频,也没有参与抽奖等,每一条都是纯文字,写得很长,标点符号用得很对,表现出一种上一代人在对待书面语时特有的郑重。

有你在,可抵风霜雨雪
《有你在,可抵风霜雨雪》

于是我点进去,果然这个没有什么粉丝的用户是五六十年代生人,算算年纪已知天命。每一天他都在微博流水账式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做了什么,见了谁,谁来做客,说了什么之类,事无巨细。通过这些文字,我发现他的老婆在多年前因病瘫痪,失去语言能力,生活不能自理,需他照顾;母亲瘫痪,兄妹几个轮流照顾;父亲年迈,常露悲色,时不时地就得去看看;女儿在上学,平时忙碌,成绩不错,提起来他总是很骄傲。

震撼于陌生人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我鬼使神差地关注了他,没有做任何打扰。五年来,每当我觉得非常痛苦,就会去看看这个博主的日记,同样不做任何打扰。结果常常使我对眼前的一切苦恼释然:因为无论多么苦的一生,人都还是在认真地坚持着,用力“熬”着。

他还在日复一日地记录着自己的平淡生活,很少显出悲苦和埋怨,相反,记录里总是记下别人的帮助:老同学拜访,提了一箱牛奶,这个牛奶很贵,反复推辞还是要送给他;小妹上门,把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他们,担心他觉得旧,他说“这么好的衣服哪能不要”;还有兄弟姊妹、前同事、从前的朋友拜访,给了100元,200元,买点东西,妹夫快递寄来两瓶蜂蜜……连邮费都一一记下来。

五年的日记里平淡地记录了很多死亡。表弟等亲人谁谁去世了,怎么死的,和亲人谈论他,都说了些什么。没有太多的悲怆,也少有恐惧,带着一点惋惜,日子照常过着。年过半百,离别成了生活最普通的部分。

最多的还是照顾妻子的日常,行文间他把妻子称为“妻”,“妻”出现在每天的流水账中。病后的妻像只大猫,总是白天困倦,晚上兴奋,经常半夜将他吵醒;有一天夜里闹钟没响,忘记抱妻去上厕所,结果妻尿了一床,起来拖地半天,床也不能睡了,而妻坐在一边,精神兴奋,高谈阔论;从前的同事聚会,他不愿意去,酒已经戒了,还想多陪陪妻。每周陪瘫痪在床的娘说说话,为她擦擦嘴唇,就匆匆与小妹交接,因为病妻离不了人。

博主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女儿忙于读书,很少让她插手家里;几年来女儿毕业、结婚、生子,也只让她顾着小家。女儿升了学,期刊发了论文,在日记里,化作一句简单高兴的“我为她感到骄傲”。在家里,仍然只驻守他一个人,守着病妻。妻子常常夜里喋喋不休,他就在这种唠叨声中起床,记下日记。不过,妻子早就已经没有正常神智,这种喋喋不休的唠叨,其实都是不明含义的嘟囔。也就是说,多年以来,在家里没有任何人能与他交流。

抱怨吗?因为不明白妻的意思,偶尔会有一些,不过渐渐他已能很快地辨别出她什么时候需要睡觉、说话和排泄,因而变得更平和。有一次,博主回忆起妻子生病前,对他说过的最后一句有意义的话——具体是什么话我已经记不得,只记得这句毫不起眼的话让人哭成了傻逼。而篇记载着一点回忆和感慨的日记,马上就被新的繁琐的日记淹没了在时间的深海里。

从五年前个位数粉丝开始,到今天,这个普通微博用户的粉丝已超过一千,颇让人惊讶。不过每天的日记下面光秃秃的,并无转评赞,仍是他一人自言自语。会是僵尸粉吗?你知道,渣浪时常会给用户塞一些僵尸粉丝,五年来足够积累很多。

我一直这样认为,直到新年那天,博主祝大家新年快乐,下面竟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条回复:“叔叔,新年快乐!”“叔叔,过年好!新年祝您身体健康。”“叔叔,过年记得好好休息!”而博主每一条都认真回复了带着表情的中老年彩信模板:“谢谢你!也祝你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等年过完,新的日记,下面没了转评赞,他一人自说自话,记录着自己的生活,仿佛过年的热闹都是变出来的一般。

原来,这一千多个粉丝都是真人——各行各业,互不相识的年轻的人。他们同我一样偶然看见了这个用户,旁观了别人的人生,收获了生活的勇气,却从来不忍打扰,只在特定的时候出来相互祝福,“赛博新年串门子”。某种程度来讲,感谢微博。互联网为我们开了无数扇窗,天南海北的窗与窗相接了,每扇窗中能窥见一个人的半生。

文/晋江_白羽摘雕弓

客栈笔记:这篇文章读来很受感动,尤其是“新年那天,博主祝大家新年快乐,下面竟然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了很多条回复”这一段,一瞬间温暖像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最好的方式就是杯中窥人,不去打扰,关注就好,这才是互联网真正的意义,分享本质生活,而不是拿来吵架、撕逼以及觍着脸乞讨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式父亲多年照顾病妻不离不弃爱的伟大, 比起感情外放的老外,我们中国人并不习惯将“我爱你”放在嘴边,亲人间相互的关怀与爱都是无声流露的。中国式父亲内敛、沉默,有多苦都不会与家人多言,只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他们谋生的艰难、压力、心酸,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都放在心里,很少告诉家人,这是由于我国的文化所决定的。中国人本来就含蓄,做父亲的就含蓄了,他们爱家人、孩子的心,大多由行动来表示。因为寡言,拙于表达,父亲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常常不是那么直白、顺畅。很多时候,只有等到很多很多年之后,很多做子女的才会真的懂他们的父亲,明白那些“良苦用心”。沉默的中国式父亲,子女要做的,更要去理解,花时间去“懂”他们!

链接:https://www.yyinn.net/462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1-03-06 下午5:28
下一篇 2021-03-13 下午7:22

相关推荐

  • 每个人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

    每个人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朝着自己的人生轨迹奔走。在此途中,有辛酸也有收获,有人下车就有人上车,却都在保持着热爱,努力生活! 客栈笔记:祝愿每个积极的、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保持热爱,奔赴山海,乘风破浪,活得精彩!

    2021-03-25
  • 吃过最甜的梨,遇过最真的人

    三年前跟随车队进入川西高原,在阿坝州格尔登寺的某个殿内,没注意寺庙规定不准拍照,在我举起相机时,背后突然一声:哎,不能拍照。 我被这突然的一声吓了一跳,忙回头看时,一个小伙子,估摸二十多岁的样子,鼻梁很高,脸上特有的高原红让人一下子就和汉族人区别开来。 我连忙道歉:对不起啊,我不知道。 他也许被我的转身也吃了一惊,还没等我反应,顺势就把他手里握着的梨塞在我手…

    2017-10-23
  • 民国故事:从一份民国逮捕令说说青霉素的历史

    最近我接触到一份民国资料,很值得聊上一聊。 它只是一页薄薄的信笺,不涉任何名人,亦无关任何重大事件,史料价值极为有限。但在其中,却深藏着一个颇为有趣的细节。 逮捕令用日文写成,附有一男一女两张照片。大概意思是:男子叫许明杰,46 岁,是许氏牙科诊所的所长;女子叫夏菁,44 岁,没有工作。他们被逮捕的罪名,是给中国军队提供盘尼西林。他们在白克路 21 弄 5 …

    2021-11-01
  • 阿丽塔有第二部吗?阿丽塔最终结局是什么

    阿丽塔有第二部,《阿丽塔:战斗天使》改编自日本知名漫画家木城幸人绘制的漫画《铳梦》,主要讲述了艾德医生在垃圾堆中发现阿丽塔,帮助阿丽塔恢复记忆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它只是原著漫画的第一个故事,更多的是表现阿丽塔,失忆到找回记忆,拥有超凡战斗力的过程。 在第二部《阿丽塔》中,阿丽塔将向宇宙进发。《阿丽塔2》,原著名为《铳梦Last Order》,是第一部作品的…

    2022-08-31
  • 短故事:爱是不能没有你

    黎明,山顶格外冷。 男人昨夜便驱车上来,停留到现在。这是向妻子求婚的山顶。昨夜星空闪耀,一如那天。打开车门,清冽的空气灌来。男人靠着车抽了一支烟。眯起眼看天空,想起妻子最后拖着自己的手叮嘱的话,“再找个人爱,一定啊。” 不知道你在天上好不好,我懒得爱了。你能不能原谅我的任性? 爱是不能没有你。

    2017-09-1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