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春联的象征和意义,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的意义

到了过年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提前去准备好过年需要用到的东西,贴春联是过年具有重要性意义的事情,而且春联上面的语句也有着非常美满的祝福,这是每家每户都会做的事情,下面就来看看贴春联的由来与寓意是什么。

贴春联的象征和意义,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对联的意义

贴春联的寓意

1、继承传统习俗: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也是继承传统习俗的一种方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种延续。

2、增加节日气氛:过年贴春联也是为春节这个重要节日,增添了非常喜庆的气氛。而且很多人家也会在大红春联上方挂上大红灯笼,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

3、驱邪保平安: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古人贴春联的本意就是为了驱邪保平安,而我们在春节贴春联也是传承了古人寄托愿望的方法,保佑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阖家幸福。

春节贴春联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传统文化对联的意义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

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

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起源:

楹联者,对仗之文学也。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与哲学中所谓“太极生两仪”,即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在思维本质上极为相通。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 阴阳二元论,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的基础。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思维方法。

荀子则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合而变化起。”(《荀子·礼论》)《黄老帛书》则称:“天地之道,有左有右,有阴有阳。”这种阴阳观念,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发展: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 在我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特征

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

对联的种类

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
名胜联、行业联、杂感联
学术联、趣巧联、等。

对联习俗

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春联习俗、婚联习俗、挽联习俗,等。

对联的发展前景

对联产生后,它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起初,对联的种类只有唯一的春联,到宋、元、明以后,逐渐被用于人们的装饰、交际活动之中;从起初应用于文坛、官场、宫廷,到后来逐渐普及于广大民间、广大社会,以至于发展到名胜古迹、寺祠庙院、亭台楼阁、门庭书房、卧室案头以及店铺坊馆等。在民间,就连戏台、神座、花灯、香炉、箱柜、粮囤、车辕、畜栏等处,也都有贴对联的现象。

对联真正在思想内容上获得充实与发展,真正与社会现实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并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还是在近代、现代。具体地说,是从1840年雅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开始觉醒,先进阶级的进步思想开始出现,尤其是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后,对联才迅速发展成为先进文学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也势必带来了对联艺术的繁荣发展。自1978年改革开放30年以来,对联的创作、应用和研究,空前地活跃起来。逢年过节,又可以见到五彩缤纷的对联出现于千门万户。《联律通则》的颁行(2007年6月1日起试行)为楹联这一独立文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链接:https://www.yyinn.net/205001.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3-08-01 下午8:05
下一篇 2023-08-03 下午8:00

相关推荐

  • 《红星照耀中国》每章概括(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笔记)

    01 内容提要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02 章节概括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斯诺在中国的七年间, 关于中国红军、 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 人们提出过…

    2022-09-28
  • 关于春笋的诗句有哪些(竹笋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春笋的诗句大全 1、《点绛唇·玉笋持杯》 玉笋持杯,敛红颦翠歌金缕。彩鸳戢羽。未免群鸡妒。我为情多,愁听多情语。君休诉。两心坚固。云里千条路。 [宋] 蔡伸 2、《西江月·樱笋园林绿暗》 樱笋园林绿暗,槐榆院落清和,年年高会引笙歌,戏彩人随燕贺。一笑难逢身健,十分休惜颜酡。还将瓜枣送金荷,遍照金章满座。 [宋] 范成大 3、《天仙子·十岁手如芽子笋》 十…

  • 笑的种类有多少种?笑的种类及微笑的标准

    笑是人类最自然的表情之一,而幽默和快乐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社交互动中,我们常常使用笑来传达喜悦、幽默和友善的情感。笑不仅可以增强自己的魅力,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那么,到底有多少种笑的种类呢?本文将探讨不同的笑的分类以及微笑的标准。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笑的分类。根据表情学家的研究,笑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开怀大笑:这是最典型的笑容,…

    2023-07-17
  • 我讨厌处女座的原因(处女座真的很讨厌)

    虽然我一直不愿意相信,但是我真的是个很处女座的处女座。 从开始认知到星座到现在我一直都不是很喜欢处女座这个星座,首先很直接的就是他这个名字就让人觉得怪怪的。二就是我一直不喜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了,处女座真的太事儿了。 第一处女座真的很敏感,我不知道是我的问题还是很多处女座都这样,我总是能注意到很多细节上的事情甚至经常可以一心多用。比如,我在这边跟朋友聊天,旁边…

    2022-11-19
  • 无胸罩日是几月几号(世界无胸罩日的起源)

    7月9日,被国外女性定为“世界无胸罩日”(No-bra Day)!你有没在这一天解开胸前的束缚,给乳房放个假? 无胸罩日(No Bra Day)。 每年的10月13日为健康宣传日,鼓励女性在这天不穿胸罩,唤起大众对乳腺癌的注意。 无胸罩日最初起源于2011年7月9日,3年后改到乳腺癌宣传月(National Breast Cancer Awareness M…

    2022-11-0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