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为什么叫棒子国?韩国棒子国的历史由来

就跟印度人在中国被称为“阿三”一样,韩国人也有一个很别致的名字——“棒子”。仅从字面上也能够感觉到,“棒子”,似乎不是什么好词儿。的确如此,我们一般称韩国人为棒子,带有蔑视或贬义。

韩国为什么叫棒子国?韩国棒子国的历史由来

朝鲜半岛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为什么叫韩国人为棒子呢?

韩国人或者说朝鲜人,被称为“棒子”的历史由来已久,也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棒子”诞生于伪满洲国时期,是东北人民对于日本人的帮凶——朝鲜警察的称呼。由于早在甲午战争后,朝鲜半岛就已被日本占领。因此,虽然是二等公民,但日本人对朝鲜人的信任远大于中国人。

所以,为了便于统治东北地区,日本从朝鲜半岛征召了大批朝鲜人作为警察维持治安。这些朝鲜警察,也被称为“二鬼子”,是典型的狐假虎威,虽然没有枪,人手一颗棒子,却对中国人十分凶残,动不动就喜欢拿棒子打中国人。因此,当时的中国人称这些朝鲜警察为“棒子”,以表达对这些二鬼子的痛恨。

第二种说法的历史更为悠久,据说还是清朝乾隆皇帝所赐。“棒子”在北京的方言中也有棒槌的意思,代表愚昧无知,缺心眼儿。据说有一次,朝鲜国王来北京觐见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因此在紫禁城宴请。

韩国为什么叫棒子国?韩国棒子国的历史由来

棒槌

在席间,侍者端来了一盆净手水,作为皇家用水,也为了消毒和增加香味儿,净手水中添加了花瓣和盐。但是朝鲜国王不知道,也没有见识,他以为是汤,端起来就喝了几口,还大赞好喝。此举逗得乾隆哈哈大笑,说朝鲜国王“就是个棒槌”,在封建社会,皇帝自然一言九鼎,从此,“棒子”也成为了朝鲜人的代称。

除此之外,其它说法就更多了。例如,朝鲜半岛盛产人参,也就是著名的高丽参,人参在中国也被称作棒子,所以用高丽棒子来代称朝鲜人。还有就是朝鲜人称自己的仆役、家奴或私生子为棒子,久而久之,他们也就都被称为棒子了。

韩国为什么叫棒子国?韩国棒子国的历史由来

史书关于“高丽棒子”的记载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8139.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2)
Qrenjian的头像Qrenjian驻站作者
上一篇 2022-09-29 下午8:51
下一篇 2022-09-29 下午9:05

相关推荐

  • 女人最想要的礼物排行榜「送女友礼物必备清单」

    “女人最想要的礼物排行榜”,这是一个范围非常广的话题。不同年龄段、职业、兴趣爱好的女性们对礼物喜不喜欢,重要不重要,有所不同。本篇文章将按照综合评价、温馨体贴、设计感三个方向,为大家推荐适合女性的礼物。 一、综合评价 1. 珠宝:珠宝是女性永不过时的精致礼物,能够突显优雅与品味。如果无法承担高价款式的珠宝,可以尝试选择精致的耳环或者项链,钻石和有色宝石是最受…

    2023-06-13
  • 《三顾茅庐》故事概括(三顾茅庐的故事详细原文)

    《三顾茅庐》故事概括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

    2022-11-14
  • 《红高粱》为什么被评价那么高?莫言:解放了国人压抑已久的天性

    2000年,正是网络小说风靡国内的时候,就当许多国人以为中国文学开始走向快餐化的道路时,一份二十世纪中文小说在世界的榜单横空出世。 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其中长篇小说《红高粱》一时间风靡海外,让许多外国人看到了作家莫言笔下充满神秘色彩的东北高密,成为了我国文化输出的典范。 不仅在海外脍炙人口,《红高粱》在国内也收获了大量的书迷,更是有学者拿它和马尔克斯的传世…

    2022-11-11
  • 品牌logo是什么意思(LOGO是什么东西)

    LOGO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东西,LOGO是公司的起跑线,然而很多人竟然不知道LOGO是什么意思,今天来诠释LOGO到底是什么意思。 LOGO定义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网络中的徽标主要是各个网站用来与其它网站链接的图形标志,代表一个…

    2022-11-04
  • 浅谈写作背景的重要性 帮助更好理解文本内容

    明白小说如何成就自身,可以先看看它的写作背景。在一些人看来,似乎不需要知道写作背景。因为哪怕我不知道一个故事的作者、诞生的具体年代,我也能看懂故事甚至分析故事。谁知道《吉尔伽美什》的作者?谁知道乌鲁克人如何生活?但是看过本文后,我们多少能明白它讲了一个冒险故事。我们也可以总结人物,理清情节。所以背景与作者对理解文本没有绝对影响。 但我们的讨论比较宽泛,不受制…

    2022-11-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