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老舍《柳家大院》
这是体现老舍作为一代语言大师的杰作,他从一个小人物的角度,以一种生动幽默的语言讲述一场悲剧,极力批判了中国的封建陋习,我认为老舍在这篇小说里的讽刺语言艺术不输鲁迅。
33.也斯《李大嬸的袋錶》
也斯是香港的大师级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是中篇小说《剪纸》,而这篇《李大婶的袋表》是他的短篇代表作,这是一篇荒诞小说,又是一篇政治寓意,让人想起《1984》《动物庄园》。
32.白先勇《芝加哥之死》
最经典华人留学生小说,没有之一!这篇小说有着白先勇一贯的风格:孤独、沧桑、空虚、绝望。
31.萧红《手》
萧红之所以能成为鲁迅的传承者,就是因为她对贫苦大众的那份悲悯情怀,这篇《手》在淡淡的叙事中透出一种灰暗的悲凉感,最后结局有着与鲁迅小说相似的绝望。
30.沈从文《丈夫》
沈从文又一经典,小说语言是含蓄的,在轻描淡写之间就刻画出丈夫的痛苦,最后结局似乎说明沈从文内心有一种纯洁的东西,与《萧萧》《边城》一样,他相信人类感情的纯洁,他相信真善美。

29.汪曾祺《受戒》
废名、沈从文、汪曾祺一脉相承,都喜欢写这种世外桃源式的纯爱小说,废名和沈从文还有一点淡淡的忧伤,而汪曾祺《受戒》则是完完全全的大团圆结局,如此美好的两小无猜的爱情故事。可能就是因为汪曾祺缺乏中国人最热衷的悲剧意识,所以他的评价一直低于废名和沈从文。
28.废名《河上柳》
这是废名另一篇经典,古风的宁静生活,被岁月侵蚀,只剩下淡淡的哀愁。老爹过去美好的回忆和现实生活的孤独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伤感,废名就是擅长在美好的田园里撒下一点忧伤。
27.徐訏《阿刺伯海的女神》
在成名作《鬼恋》之前,徐訏就已经在这篇小说里表现出他与众不同的才华,将哲学思想融入到带有宗教色彩的幻想爱情故事中,神秘而浪漫。
26.扎西达娃《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扎西达娃是80年代中国最早尝试魔幻现实主义写作的作家之一,这篇 《系在皮绳扣上的魂》 即使今天看来仍然让人大开眼界,阅读时感觉如同进入了一个魔幻世界,充满宗教隐喻。
25.曹乃谦《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
1988年曹乃谦在《北京文学》发表这篇由5个微型小说组成的短篇,当时并没引起太大关注,直到差不多20年后,同名小说集出版才引起反响。我认为除了《狗日的粮食》《嫁妆一牛车》,《到黑夜我想你没办法》就是最好的乡土方言短篇,小说简练的方言体现了博大精深的汉语艺术。
24.王安忆《进江南记》
这是王安忆众多短篇小说中最特别的一篇,它是《纪实与虚构》里面家族起源的简化版,王安忆在叙事当中引入了大量史料记载,让人对小说产生亦幻亦真的感觉,分不清是虚构还是纪实。王安忆在《纪实与虚构》里展现的深厚的历史知识和强大的叙事能力,让人想起张承志《心灵史》。
23.朱天文《童年往事》
朱天文这篇小说与侯孝贤同名电影是同时创作的,电影有多经典就不用说了,小说也是足以载入华语文学史,我想很多人都会拿这篇小说与白先勇的《台北人》相比,那种人世沧桑感非常相似。
22.黄碧云《其后》
这是黄碧云最受人崇拜的小说,黄碧云曾说她是看了那部改编自夏目漱石《后来的事》的电影《其后》才写下这篇小说。小说的苍凉语调,以及绝望中带有点温柔的叙事,令无数读者膜拜。
21.萧红《后花园》
这篇小说几乎就是余华《活着》的短篇版!萧红的绝望是对幸福的绝望,对命运的绝望,对活着意义的绝望,这种绝望源于萧红对底层百姓的那份悲悯。
20.老舍《月牙儿》
这是老舍最经典的短篇小说,曾多次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小说语言优美,故事却悲惨凄凉,老舍以一种散文诗和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小人物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
19.张爱玲《留情》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张爱玲笔下的爱情总是带有人世沧桑感。在《传奇》里,除了那几个中篇,我认为这是最好的小说,小说最后的结局最能体现张爱玲巅峰时期的才华。
18.鲁迅《故乡》
苍凉感是鲁迅小说的特色之一,这篇《故乡》就是经典代表作,“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但我认为即使封建阶级观念消失,人的地位仍然都有高低之分,这个世界永远如此。
17.施蛰存《将军底头》
这是施蛰存名气最大的小说,混合了历史故事、心理小说以及超现实主义风格,最后的结局让人想起鲁迅的《铸剑》,难怪施蛰存对80年代的先锋小说如此不屑:老子早在50年前就先锋过了!
16.黄凡《赖索》
这是台湾文学史上又一经典作品。台湾文学曾经也深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黄凡就是最著名的代表作家之一,他这篇小说就混合了讽刺小说、政治寓言、意识流等多种风格。
15.格非《褐色鸟群》
1988年,年仅24岁的格非发表了这篇让后人反复研究了三十年的小说,这么多年来,无数人都在寻找这篇小说的主题,企图搞清楚它到底讲什么,它的诡异玄奥如同博尔赫斯的小说一样令人着迷。
14.罗烽《第七个坑》
这是民国时期“东北作家群”的反法西斯小说中最出色的一篇,它不同于一般的抗日小说,它超越了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范畴,从人性的角度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暴行,场面极具震撼力!
13.张爱玲《爱》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张式语言,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爱》是一篇小品文,但其实也可以当成微型小说,如今已经成为了张爱玲传播度最高的短篇,几乎到了烂大街的地步。
12.贾平凹《太白山记》
这是贾平凹最著名的乡野志怪小说,最早发表于1989年,由12篇微型小说组成,后来又增加了8篇,每个故事都具有聊斋式的怪异和卡夫卡式的荒诞,极具想象力和寓意,堪称贾平凹的神作!
11.废名《竹林的故事》
这篇小说毫无疑问就是沈从文《边城》的雏形,三姑娘和翠翠是相似的人物形象。废名是中国现代田园纯爱小说的鼻祖,他的意境美影响了后来的沈从文和汪曾祺。
10.王祯和 《嫁妆一牛车》
这是台湾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王祯和因这篇小说而在台湾文坛备受崇拜。这篇台湾乡土小说与大陆的乡土小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而小说展现的方言魅力也让人想起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9.施蛰存《鸠摩罗什》
施蛰存是历史小说和心理小说大师,他将中国古代历史故事和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中西合璧的小说风格,这篇《鸠摩罗什》堪称他的巅峰之作!
8.刘恒《狗日的粮食》
刘恒的传世经典!中国当代最了不起的乡土短篇小说!刘恒是一位罕见的语言大师,他那种普通话和北京方言混杂的叙述,堪称精妙绝伦!在中国乡土小说史上,论语言艺术境界,在我看来,只有张炜长篇《九月寓言》能与这篇小说相比。
7.沈从文《萧萧》
这是沈从文最著名的反封建小说,与鲁迅的绝望灰暗不同,沈从文相信人性中是有真善美的,萧萧对小丈夫的疼爱,小丈夫对萧萧的依恋和宽容,我觉得都是封建习俗悲剧下仅存的一点人性美。
6.萧红《小城三月》
在我心目中,萧红是一个堪称伟大的作家。她的小说语言是温暖的,但故事却是悲凉的。这篇《小城三月》是她最经典的短篇小说,里面含蓄的叙事、沉默的爱、无声的结局,让人潸然泪下。烟雨客栈推荐阅读
5.鲁迅《铸剑》
这篇小说超越了当时(1927年)的中国文学!尽管小说的故事并非鲁迅原创,而是改编自古代传说,但鲁迅的现代手法却令这个复仇故事散发出了奇异的光芒,小说带有神秘悬疑色彩以及黑色幽默的风格,后半部分甚至呈现了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派风格。
4.白先勇《游园惊梦》
要想在白先勇的小说集《台北人》里挑出一篇真的很难,因为每一篇都是杰作,而每一篇的主题又是相似的,最后只能忍痛割爱,选了这篇《游园惊梦》,只因为名字好听。
3.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
这是最伟大的旧上海小说之一,也是中国最早运用电影蒙太奇手法的小说之一。这篇小说不止在技巧上具有非凡的价值,我认为它比张爱玲的小说还要深刻地展现了旧上海的繁华和堕落。穆时英是一个罕见的天才,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出现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耀眼而短暂。
2.鲁迅《祝福》
这是中国近100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鲁迅悲剧艺术的最高峰!“祥林嫂”这个在封建思想毒害下受尽苦难的妇女形象对20世纪中国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篇小说其实只有7千多字,鲁迅最让人佩服的,就是他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刻画出最形象的人物,《祝福》就好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很多细节都值得反复欣赏。
1.莫言《枯河》
请允许我模仿一次夏志清:这是古今中外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短篇小说!比幻觉现实主义更合适的,应该是“梦幻感觉主义”,《枯河》就像是新感觉派、福克纳、鲁迅的混合体,而它营造出来的诗意和梦幻效果显然远超越新感觉派,让人想起后印象派绘画。同时这篇小说对中国社会和人性的拷问,也已经超越了鲁迅,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人的灵魂。
最后总结:
总共80个作家,100篇小说,这是本人历时半年,精挑细选、反复对比考量选出的。这榜单没有选入郁达夫和巴金的小说,因为在我看来,郁达夫和巴金都是被高估的作家,他们的小说太幼稚了。另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小说没有选入,比如郭沫若《残春》、冰心《超人》、许地山《春桃》、孙犁《荷花淀》、赵树理《小二黑结婚》、高晓声《陈焕生上城》诸如此类的,大部分都是名不符实、幼稚、过时的小说,中学生看看无妨,但作为酷爱文学的成年读者,我就不建议去看这些东西浪费时间了。
附上部分参考书籍:
《鲁迅全集》 《沈从文全集》 《萧红全集》《老舍全集》《汪曾祺全集》 《穆时英小说全集》 《废名全集》 《张爱玲全集》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艾芜、沙汀、周文、丁玲、靳以、庐隐、罗淑、彭家煌、叶紫、柔石、洪灵菲、王任叔、王鲁彦、王统照、萧军、罗烽、骆宾基、叶灵凤、端木蕻良、张资平、张天翼)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三集-小说一集》(矛盾编选)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四集-小说二集》(鲁迅编选)
《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 1918-1949》7卷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980~1994年短篇小说选》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年编选)
《不可不读的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现代卷》5卷本(王富仁主编)
《不可不读的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当代卷4、5》(王富仁主编)
《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70-1989.小说卷》5卷本(余光中主编)
《中华现代文学大系.台湾1989-2003.小说卷2、3》(余光中主编)
《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百年百篇经典短篇小说 1901-2000》(雷达选编)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917-2000》(朱栋霖主编)
《台湾小说选一、二、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海派小说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
《京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憧憬船:台港文学新潮选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褐色鸟群:荒诞小说选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世纪病:别无选择 垮掉的一代小说》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8卷本(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年)
《香港小说新选:浮城志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九十年代文学书系 先锋小说卷:夜晚的语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2000-2011》(贺绍俊主编)
《中国记忆 小说卷1、2》(李敬泽主编)
《世界的罅隙:中国先锋小说选》(何锐主编)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7463.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