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回答》我不相信原文赏析(全文该怎么理解)

一九七三年,一个叫赵振开的建筑工人完成了一首叫《告诉你吧,世界》诗的初稿,它开篇这样写道:

卑鄙是卑鄙者的护心镜,
高尚是高尚人的墓志铭。
在这疯狂疯狂的世界里,
——这就是圣经

几经修改,这首诗变成了后来人尽皆知的《回答》。一九七六年,《回答》最初刊登在《今天》杂志第一期上。这个诗人还有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北岛。

北岛《回答》我不相信原文赏析 诗人北岛

北岛《回答》原文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北岛《回答》赏析

一九七六年,是个颇有深意的年份,它是一场浩劫结束的年份,是余痛未消的年份,每个活在1976年的人都如此愤怒而无奈。但它又是开始编织新希望的年份,这一切都交织在一起,疑问很多,却得不到回答。

北岛的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与大众见面的。这首诗似乎明白人们在愁苦什么,它开篇便尖锐地说: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这首诗带着诗人赋予它的灵魂,表达着自己强烈的反叛与怀疑,那疯狂的十年,多少“高尚”的人埋在地下,多少苟活的人拿着“卑鄙”给予他们的通行证,在世间大行其道。

然后,作者用了”审判”这一基督教里的教义作寓。基督教认为,在世界终结前,上帝和耶稣将要对世人进行审判,这就是末日审判。作者来到这个世界上,希望赶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在这里,作者感情像决堤的洪水,连续用了四个“我不相信”,表达心中无法名说的愤懑。

当感情得到宣泄,作者“我不下地狱谁不下地狱”的狠劲冒了出来。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而且,作者也不是如此悲观。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黑暗肆虐之时,却正是黎明到来的前夜,作者留下了光明的尾巴: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我们看北岛的肖像,也是不怒自威、铁骨铮铮的一个汉子。用“诗如其人”来形容大概是一个较佳的脚注。

北岛本人

北岛

都说北岛是朦胧诗的代表,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此诗并不朦胧。1979年3月,《诗刊》发表了北岛这首《回答》,标志着朦胧诗由地下正式走上诗坛。早期的朦胧诗人还有食指、芒克、多多、顾城、舒婷等,差不多活跃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重要诗人都是朦胧诗人。

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朦胧诗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诗意的朦胧,其实是人性的觉醒,标志着文学主体上人的回归。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528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11)
小二的头像小二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04-08 下午10:00
下一篇 2022-04-09 下午10:00

相关推荐

  • 当代文学必读作品小说(中国当代最值得读的文学作品)

    首先需要明确一个概念,就是“现代”和“当代”的区别。现代作品是指1917年到1949年期间发表的著作,而1949年之后发表的作品都属于当代范畴。由这个时间段看来,中国文坛的佳作实在是多如牛毛。 接下来我将列出12部佳作,它们分别属于12位优秀的文坛大家,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皆可洞见一树花开。 1.《白鹿原》 作者陈忠实,《白鹿原》于1997年获得中国第四届…

    2022-04-27
  • 礼记二则原文及翻译(礼记二则重点词语解释)

    《礼记》两则 其一、虽有佳肴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翻译: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

    2022-06-24
  •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

    我十三岁时,常到我爸爸的书柜里偷书看。那时候政治气氛紧张,他把所有不宜摆在外面的书都锁了起来,在那个柜子里,有奥维德的《变形记》,朱生豪译的莎翁戏剧,甚至还有《十日谈》。柜子是锁着的,但我哥哥有捅开它的方法。他还有说服我去火中取栗的办法:你小,身体也单薄,我看爸爸不好意思揍你。但实际上,在揍我这个问题上,我爸爸显得不够绅士派,我的手脚也不太灵活,总给他这种机…

    2022-04-20
  • 英国诗人拜伦的经典诗歌 拜伦十首最著名的短诗

    乔治·戈登·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乔治·戈登·拜伦是举世公认的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首屈一指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他倡导热情,倡导想象,他的诗作被世人赞誉为“抒情史诗”,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叛逆者,被称作“拜伦式英雄”。对后世具有…

    2022-04-15
  • 真实故事:贾平凹从《废都》到《暂坐》创作的背后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毅然决定离婚,亲友都劝他三思,贾平凹却回怼:“你懂个锤子。” 此时的贾平凹已经40岁了,同时期的作家路遥和陈忠实都已名声大噪,只有贾平凹籍籍无名,更让他苦闷的是,就连相伴多年的妻子都不能理解自己。 路遥病危时,拉着贾平凹的手说:你一定要保重身体,…

    2021-03-2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清欢的头像
    清欢 2022-04-09 上午8:12

    我拿本书,在长椅上晒太阳,心变得软软的,容易流泪,像个多愁善感的老头。–北岛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