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村的女人们》读后感

今天,灵遥给大家带来一本新书,名字叫做《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

《后村的女人们》读后感

这本书的来头可不小,它的作者是王小波的妻子李银河,也是北京大学的社会学博士后,曾在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在这本书里,她将为我们讲述在一个发生北方传统的农村里的故事,为我们揭秘「重男轻女」背后的真相,以及,这些女人们最真实的一生,为人子女、为人妻、为人母。

希望在读完这篇文章后,你能够对这个社会多一分包容,多一份理解,对生活多一分感恩。因为,你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

01.

农村人为什么会「重男轻女」?

在大城市里,有句话,叫做「穷养儿子,富养女儿」,可以见得女儿在父母心里的位置。

然而,在农村,当被问到「从小是否得到父母喜爱」的问题上时,大多数女人的答案都是「没有」

比如,48岁的农妇义,就告诉调查员,不喜欢,一点都不喜欢,五六岁就得会洗碗、涮锅、端尿盆,做得不好就会挨巴掌,说俺是「赔钱货」。

仿佛对一个农村女人来说,唯有生出一个儿子,才能够向丈夫和公婆证明自己的价值,改善自己的家庭地位。

甚至,在部分地区,如果生不出儿子,是会被骂「绝户」的。这是因为,不同于城市,农村的男孩子,不仅是香火的象征,也是家里的劳动力,是父母养老的保障。

一方面,对于「务农为生」的农村人来说,一块地,就是一家人一年生活的保障,只有儿子,才能承担起繁重的农活,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家里的女儿,则会在婚后离开父母,与丈夫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操持一家老小的同时,也帮着照看好夫家里的那块地。

毕竟,在农村,「同村不成婚」与「婚后与夫家共同生活」是多年的习俗,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够改变的。你让一个姑娘在农忙时丢下自己的家,回去照顾自己家里的地,或是在父母年迈时,回家侍奉生病的父母,这都不现实。

于是,儿子便成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保障,也有了「重男轻女」这个「陋习」。

02.

营养、教育、家务、医疗:

无处不见的「重男轻女」

你可千万别小看「重男轻女」这个字,它不仅与农村一个家庭的维系与运转息息相关,还渗透到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你有在农村生活过,你会发现,家里有什么好东西,一般都会先考虑成年男人、孩子与老人。

这是因为,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吃一顿「好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必须得优先保证主要劳动力,也就是男性成年人的营养,而老人与孩子,出于对其的保护,也是需要额外照顾的。至于女人,自然就只能往后排了。

除了营养外,家里的教育资源,也都大多留给了儿子。

毕竟,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家里的门面,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儿子以后可以考进一个好学校,跳出农门,为家里争光。至于女儿,反正以后都是别人家的,做做家务活,年纪到了嫁出去就行了。

那么,在成年男子与女子下地、儿子去学校读书时,未出嫁的女儿们都在家里做什么呢?

相信,你已经猜到了吧?下地、帮助做家务,照顾年幼的弟妹,等等,为未来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做准备。

当被问道「家里谁做家务活」时,后村的女人们的经历空前一致:全都是女孩做家务,男孩不做。

这个现象的背后,既有对「男人们下地干活的辛苦,回家后没什么力气操持家务」的体谅,也有「男孩做家务,会有损他的成长,让他们变得没有出息」这样的固有观念。 加上儿子都被送进学堂读书了,家务活也只有留给女儿做了。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医疗。

农村一向是缺医少药的地方,有限的医疗资源和家里有限的财力,并不能平等地使用在儿子与女儿的身上。

尽管在每个村子里,都有一间小的诊所,但是,一旦遇到大病,家里有限的资源往往都会向男孩们身上倾斜。

所以,「女孩有病跟男孩是不同的,俺有病是有灾的,一般得自己熬着,但是,弟弟生病,家里人就会吓得个不行」「俺小时候身体不好,好几次家里都不想给俺看了,全靠俺大姐坚持才有了俺的今天」等言语,一遍遍地出现在了书里。

没办法呀,在有限的财力面前,让一家老小先活下来,然后再把血脉传递下去,才是要紧事。

03.

恋爱与婚姻:

农村人都是怎么看待「处对象」这事?

聊到了血脉传递,就要提到「恋爱」与「结婚」这两件事。

有别于城市的自由「恋爱」,大多数农村人的婚姻是父母与本人共同商定的,而无论是完全由父母决定的,还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都是极少数。 也就是,与一个农村人处对象,就是在与他一家子人处对象,稍有一个看你不顺眼,你的日子都不好过。

在后村,调查发现,最常见的婚姻模式是媒人介绍,相亲,最后由本人与父母商量决定。

「相亲,就订婚了。订下来以后,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礼物去看我,一回见个面,说上几句话。一年后,他家里人托媒来定日子,父母再出面选个好日子,就这么定下来了。」

你看,就是这么的实在,人老实,能赚到钱,日子能够过到一起去就行,至于对方是什么人、自己跟他能不能有感情,并不重要。

另外,对那些家里经济不是太好,或是个人条件不太好的适婚男性来说,家里一般会做主给他们买一个媳妇。

如果再不行,父母就会用家里的女儿,去给家里的儿子,换一个媳妇回来。至于,爱不爱,愿不愿意,这就不是家里小辈能决定了。

纵使「恋爱」再不被农村人当回事,「婚姻」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一个农村男人来说,能够娶到媳妇,那可是自身实力与家庭财力的证明。所以,家里有男孩的父母,都很乐意自己省吃俭用,甚至四处借钱来为儿子盖房娶媳妇,把婚礼办得体面、隆重和浪费。

农村家庭对媳妇的重视,也让女孩从「赔钱货」变成了「赚钱货」,或多或少改善了人们「重男轻女」的观念。

除此以外,在农村,年龄不到,先办婚礼,构成了事实上的夫妻关系,等双方年龄到了法定结婚年龄,再补领结婚证的现象也不少,可见对婚姻这件事情的重视。

敲锣打鼓地举办了婚礼后,女人回到家里,与丈夫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如果生下了儿子,自然是皆大欢喜,但是,如果一再地生女儿,或是没有子女,该怎么办呢?

在农村,对一个没有儿子对「绝户」家庭来说,会有两种做法:

第一种,是由女方的父母在村子里盖一所房子,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本村的小伙子,来解决女儿的终身大事,与自己的养老问题。

第二种,是抱养一个别人家的儿子。尽管这是一件让人嘲笑、看不起的事情,但是,真的也是迫不得已。

最后,我们来看看「婆媳关系」这个问题。

在传统的大家庭里,婆媳关系是压迫关系,媳妇受到丈夫、公公与婆婆的压迫与剥削。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代农村人想到了一个法子,通过分家,来淡化「儿媳妇」在大家庭里的角色,强化「妻子」在核心家庭中的角色。

当然了,这个分家,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自立门户」,也就是,分开居住、各自起灶、收入不再放在一起。

但是,即使是分家,大多数人与父母住得也并不远,甚至会同住一套房子,共用一个院子,并且,虽然双方会在经济上各自独立,但是也会有密切的人情往来,甚至会根据自己的情况,给予长辈数量不等的资助。

正是因为「分家」的存在,婆媳关系,从一个家庭中的两辈人的关系,慢慢演变成了两家人的亲属关系,也让媳妇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以上,便是全书的内容。

对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灵遥来说,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儿,尽管在与表兄弟相处的时候,偶尔也会因为老人们的「重男轻女」而略感不平,但却始终没能够去思考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直到翻开了这本书,看到了社会学博士李银河女士对农村女人们的调查,我才发现,所谓的「重男轻女」背后,也有老一辈物质条件匮乏下的不得已。

一方面,对于一个「务农为生」的家庭来说,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那「一亩三分地」,所以,保障主要劳动力,也就是成年男子的营养,义不容辞。

另一方面,养老,也是一个难题。对许多农村人来说,他们既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出过村子,一辈子全靠着力气活,来维持一家的生计。那干不动了,自然得仰仗儿子的照顾,那「养儿来防老」也是不得已为之。

所以,当我们在抱怨,或是指责与我们观念不一致的事情前,也请思考对方会选择这么做的原因。

毕竟,生活已经不易,何苦彼此为难?

祝好!

来源:书语人间

链接:https://www.yyinn.net/198196.html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www.yyinn@163.com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侵权内容。

(0)
读书笔记的头像读书笔记认证作者
上一篇 2022-09-30 下午8:00
下一篇 2022-09-30

相关推荐

  • 来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傅雷家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编者是傅敏。该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故事记载了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傅雷家书》读后感、文一 父亲 作者:瞬生 父亲,到底是什么?我无数次这般询问自己。 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翻译家?他的无数译作深受…

    2019-04-22
  • 情感故事:为什么年轻人的快乐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我发现现在的年轻人不快乐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不快乐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不快乐的原因也跟着越来越复杂。 几年前我们会因为被喜欢的人拒绝而难过,会因为和父母的争吵而痛哭,会因为考试成绩的下降偶感焦虑。 但那些痛苦往往很短暂,痛哭一场之后,睡一觉它就会慢慢消失,来得快去得也快。 现在的不快乐却是摁不住的,会有各种各样没有预料到的事情让我们不快乐。 休息时间突然找上门的…

    2021-05-31
  • 推荐阅读:《七十华诞阅兵赋》16岁女孩文言文阅兵观后感

    今年的国庆大典,给人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完了国庆大典,很多人都写下了自己的观后感。而一位年仅16岁女孩写下的观后感凭借着磅礴的气势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并且被网友们称为下一个武亦姝。 《七十华诞阅兵赋》 泱泱华夏,浩浩千秋。 于以求之?旸谷之东。 山其何辉,韫卞和之美玉; 川其何媚,怀随侯之明珠。 彼美人兮, 高珠峰以为冠兮,踏台、琼以为屐; 配太华以为刀兮…

    2019-10-10
  • 破防了!“妈妈走了,给我留下了两首儿歌”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文章叫《妈妈去世了,遗言给我唱了两首儿歌》,这是一篇让人泪目的感人故事。看完这篇文章,鼻子一酸,眼泪真的的是一瞬间流了出来。

    2023-03-22
  • 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了一首歌……

    真懂一首苦歌,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用真懂,听懂就可以,可惜常事与愿违。

    2021-03-1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关注
微信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邮箱:wwwyyinn@163.com

微信公众号:烟雨客栈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